黃玉英
摘 要: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學的音樂教學中合理利用合唱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團結合作,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最大的潛能。本文就主要通過分析目前我國中學音樂合唱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與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與改進措施,為提高中學生的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學音樂 合唱教學 有效性 教學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校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除了文化課教學以外,學校對學生的音樂教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等也在進行著不斷地探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水平對學生而言不僅能夠放松身心,舒緩長時間接受文化課程的疲勞,還能夠陶冶情操,鑒賞音樂。然而目前來看我國的中學音樂教育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與不足,下面就將展開詳細分析。[1]
一、當前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合唱缺乏興趣
由于我國開展新課改的時間還不長,傳統(tǒng)觀念里重視文化課,忽視音樂、體育、美術、勞作等課程的現(xiàn)象還較為嚴重,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qū),更是無法展開這些課程。這也就造成了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對音樂課程不夠了解,不夠重視,學生自然也就對音樂和合唱提不起興趣。另外,由于合唱對學生要求較高,很多學生一開始雖然有興趣參加,但在訓練的過程中,合唱要求每一位學生都互相配合,必須唱準自己所負責的聲部。為了保證合唱的效果,學生和老師都需要進行長期的重復練習與訓練。在長期的訓練中很多學生剛開始加入時的些許興趣根本無法支撐學生繼續(xù)下去,一些學生由此對合唱感到厭倦,從而對合唱失去興趣與熱情。這些外在因素都導致目前我國中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無法順利發(fā)展開來。
2.音樂教師專業(yè)水平較低
據(jù)調查顯示,很多中學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愿采取合唱教學這種方式。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兩點。第一,就如上文中說到的,合唱對學生個體要求非常嚴格,很多學生不愿接受如此嚴苛的訓練,也有很多家長不愿意孩子花費這么多時間去參加合唱。另一點就是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普遍不高。很多農村地區(qū)的中學都無法配置專業(yè)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學一般都由其它學科的老師兼任,這些教師只能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音樂教學,無法勝任合唱教學的艱巨任務。城鎮(zhèn)地區(qū)的中學雖然配備有音樂教師,但這些音樂教師也不愿意進行合唱教學,合唱教學難度較大,音樂教學的課時又嚴重不足,合唱教學很難體現(xiàn)出其教學效果,教師更愿意選擇照本宣科,不愿意勞神費力地做一些無法取得效果的教學活動。
3.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
合唱對學生和老師的要求都較高。合唱時需要對學生的氣息控制、音準的掌握和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每一個訓練過程都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而且教師需要有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在合唱中能夠發(fā)現(xiàn)那些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并單獨對其進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合唱的效果,才能夠使學生真正掌握音樂的要點。然而在目前的中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訓練,其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就不是很高,訓練學生使也不會采取科學的方法,還按照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法,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告訴學生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即可。
二、提高中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合唱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動力,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音樂,去參加合唱。在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學校和老師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和合唱的積極性與熱情。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較高,學生只要認真投入其中,在音樂上必然獲益匪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簡單的合唱歌曲入手,比如選取《歡樂頌》作為合唱的歌曲時,可以現(xiàn)在課堂上讓學生多次聆聽這首合唱,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每秒,對歌曲產生一定的熟悉度和好感,然后教師領著學生唱這首歌,請學生單獨唱一遍,根據(jù)學生的聲音特征將其進行聲部劃分,再教學生進行和聲伴唱,最后分聲部訓練,再讓同學們合唱。讓同學們從簡單歌曲入手,對合唱產生興趣和自信。
2.提高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
音樂教學效果的好壞與音樂教師有著極大的關系,音樂教師的音樂素質直接影響著音樂教學的教學質量。目前,要提高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先提高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水平。教師自身對于合唱都不甚了解或者覺得合唱教學無從下手的話,學生更是不會對合唱產生好感,也無法堅持下去的。學校一方面應當加大在音樂合唱教學上的投入,聘請一些受過專業(yè)訓練,音樂素質和水平較高的藝術家來學校開講座;另一方面,對于現(xiàn)有的音樂教師,學校也應當積極組織培訓與學習,讓那些音樂素質不是很高的教師接受一些音樂和合唱上的專業(yè)訓練與培訓,組織音樂教師去欣賞大型的合唱音樂會,從中學習先進的經(jīng)驗和指導方式,將學校整體的音樂教師素質提升上去才是解決合唱教學難以展開的根本方法。
3.優(yōu)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于合唱教學的影響同樣十分巨大。音樂學科本身就與其它偏重理論的學科不太一樣,音樂學科是一門非常感性的學科,它需要學生達到一定的積累才能夠培養(yǎng)出自身對音樂的感知,才能形成自身的審美能力。學校應當打破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法,在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上進行投資,定期組織學生學習音樂理論,參加音樂會,還可以通過參加合唱比賽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自信,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必將上升一個臺階。
結語
音樂合唱不僅僅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將一首歌唱整齊就好,它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水平要求都較高,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因此,學校應當積極努力地去探索提高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
參考文獻
[1]周雪玉. 試論如何提高中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