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云
摘 要:在八年級地理的學習中,知識比較枯燥乏味,又有大量的地理知識需要在這一階段掌握,課堂往往由于知識量大導致教師疲于講授知識點,缺乏和學生的互動,使學生課堂參與度降低,缺乏上課興趣,對一些重點知識不能有效掌握。如何既能有效講解知識點,完成課堂任務,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不妨在課堂中適當增加一些輕松的元素,例如,將地理知識和歌曲聯(lián)系在一起,把歌聲帶進課堂,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進來。從課堂導入、知識點講解、課堂小結(jié)和課堂練習四部分講述如何將歌曲應用到地理課堂中。
關鍵詞:地理課堂;歌曲;趣味性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huán)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對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八年級的地理涉及中國地理,對增加學生對祖國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非常重要,但是單就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按部就班的講解,難免顯得單調(diào)乏味,不能吸引學生,所以必須在課堂中引入別開生面的教學方式,才能構(gòu)建起和諧高效的地理課堂。
歌曲給人以美的愉悅、情的感染,充滿了濃郁的人文色彩,在地理課堂上引入積極向上的歌曲,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課堂導入,以歌創(chuàng)境
課堂導入是整節(jié)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起著醞釀情緒、集中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使用歌曲導入,可以很快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帶入主題中。八年級,我們將帶領學生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國的蓬勃發(fā)展,當學習“遼闊的疆域”時,不妨以《大中國》作為課堂導入,用激昂的節(jié)奏喚起學生對祖國的無限向往,這時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想法:我們的祖國有多大?為什么各地風景如此不同?此時,宣布進入今天的學習主題,引領學生走進我們美麗的大中國。再如,學習“黃土高原”時,有歌曲《黃土高坡》,“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日頭從坡上走過,照著我的窯洞......還有身邊這條黃河”,從歌曲里面,學生能初步知道此地區(qū)的一些特征:大風、窯洞、有黃河流經(jīng),激發(fā)了他們探索這一區(qū)域的欲望。
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毕胍岣呓虒W效率,必須在導入時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責任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他們學習地理的熱情,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二、知識講解,以歌設疑
初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們興趣廣泛、思想活躍,而八年級地理的知識點比較繁雜,涉及面廣,為了避免課堂教學的枯燥,必須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學習。當學習“長江”時,如只按順序講解它的發(fā)源地、注入海洋、長度、流域面積等,會使課堂氣氛沉悶,這時可以利用《長江之歌》切入知識點,我們看它的歌詞,“你從雪山走來(長江發(fā)源地)……你向東海奔去(注入海洋)......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長江有多長,經(jīng)過多少個行政區(qū))......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流域面積有多大)……”,讓學生帶著對歌詞的疑問自主學習,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使課堂豐富多彩,趣味盎然。
三、課堂小結(jié),以歌生情
當一堂課結(jié)束,教師會對所授內(nèi)容作一個簡短的概括性的總結(jié),但隨著下課時間臨近,學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漸分散,漸漸變得心不在焉,此時,適當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小結(jié)方式,以歌曲作為小結(jié),可以再次營造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進一步達到教學目標。在學習完“民族”后,播放《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從動聽的旋律中,學生不僅牢記了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的知識點,更能領悟到各民族要和睦相處,共同促進祖國的發(fā)展。課堂小結(jié)不單是總結(jié)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進一步升華教學目標,從而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索取,提高課堂效率。以歌曲作為小結(jié),能給學生帶來“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效果,也為這節(jié)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四、當堂練習,以歌引題
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系統(tǒng)、反復的練習才能得到鞏固。以歌曲里的歌詞作為引子,從中提問與當堂知識點有關的問題,既能有效鞏固知識點,又能擺脫干做題的枯燥,何樂而不為呢?在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一段歌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可以就這段歌詞進行提問,歌曲中的老人是誰?畫了一個圈指的是哪里?為什么把這里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由此可以進一步鞏固港澳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又可以和歷史知識結(jié)合,提高課堂的綜合性。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限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备枨哂兴囆g感染力,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點,也有利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但是,將歌曲引入地理課堂,不能只流于表面,必須和教學目標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歌曲時要精心設計,歸根結(jié)底,歌曲欣賞是為教學服務的,如何能使它發(fā)揮最佳效果,還需要更多的思考與實踐!
參考文獻:
于敬波.談歌曲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地理教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