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銳 馬振華(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山西大同037009)
“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高?;@球課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
□唐銳馬振華(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山西大同037009)
在我校大二年級公體籃球選項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實驗研究,通過教學實驗對比的研究方法得出結論,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較,“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了學生間的人際關系交往;激發(fā)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對學生掌握籃球技能、身體素質和運動實踐能力效果顯著。
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籃球課實驗
21世紀綜合國力的競爭靠的是科技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傳統(tǒng)的單純的知識教學和學習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需要,所以教育重心應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上來。目前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法即灌輸法。所有教學過程與教學設計基本上皆圍繞如何將體育技術與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和學生的主動參與。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這一現(xiàn)狀,結合高校籃球公體課的教學,對小群體教學模式進行實驗研究,旨在探討“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籃球選項課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為改革高校體育教學課型結構和教學模式,提供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期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1、研究對象
隨機我校大二4個籃球選項共140人,兩個班作為實驗班共70人,另兩個班作為對照班共7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等數據庫對小群體教學模式及高校籃球課教學等相關關鍵詞進行搜索和查詢,累計查閱1994年以來相關文獻論文30余篇,掌握與本研究方向的相關進展,同時為研究順利進行提高有利理論依據。
(2)教學實驗法。
本實驗采用兩組前后測實驗設計,教學前對所有受試對象技術基礎水平進行診斷性測試,并進行差異性比較。教學實驗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以驗證“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對高?;@球公體課教學產生的效果。
(3)問卷調查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教學實驗后學生發(fā)放設計好的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問卷得出結果進行分析。
2.1、高?;@球教學中“小群體”教學模式的構建
普通高?;@球課教學中構建“小群體”教學模式對高?;@球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在籃球教學中“小群體”教學模式結構如圖1所示,在籃球課教學中體育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體育教師在學期開始階段中根據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籃球技術及綜合素質前測情況進行分析制定班級分組方案,“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中學生分組是教學模式成功的前提,在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中很多學生練習都是在小組內完成,小組是學生課上、課下籃球活動的重要平臺,所以“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對分組極為重視,這需要籃球教師在獲得準確、充分的前測數據的基礎上科學的進行分組,保證“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順利進行。在進行分組結束后,籃球教師要組織各個籃球學習小組了解籃球教學目標,包括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及個人目標,讓每個學生都清楚自己在籃球課上要做什么,需要完成哪些學習任務和最終實現(xiàn)的目標。
籃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向所有學生進行教學內容講授,學生回到自己小組進行討論和學習,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籃球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加強都能夠得以實現(xiàn),在學生小組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針對個別學生的問題單獨指導,針對普遍問題教學可以集中各組組長進行教授和講解,之后由各組組長回到本組進行討論和學習,在不影響多數學生的練習情況下提高教學效率。
2.2、高?;@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影響
體育興趣對學生體育鍛煉程度和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對某個體育項目非常喜歡,那么他就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進行鍛煉,對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體育興趣一直是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的一個熱點,如何提高學生體育興趣是每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高?;@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進行籃球鍛煉興趣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通過一學期的籃球課教學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組學生對籃球運動喜歡程度后測分比前測分低0.32,前、后測分變化呈顯著性差異,說明學生通過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實驗,學生對籃球運動喜歡程度增強。對照組學生前、后測分變化不明顯?;@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強度學生的自主性和群體共同完成籃球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喜歡進行籃球活動。
圖1 籃球教學中“小群體”教學模式結構圖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你對籃球課的喜歡程度差異表
2.3、高校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學生技術成績的影響
體育課考核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項目的技術評定,技術成績的高低反映學生學習的程度和體育教學的效果。
表2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籃球技術成績對比表
通過表2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組學生的籃球技術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兩者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球項目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體育項目,很多學生希望通過籃球課教學能夠學習到籃球的技戰(zhàn)術并且應用到籃球比賽中,所以很多學生的籃球技術學習都很努力。傳統(tǒng)籃球教學模式中學生開始比較喜歡籃球技術的學習,隨著課程的深入教師的教學缺少吸引力導致大部分學生為了應付考核而進行籃球技術學習,籃球技術練習缺乏內驅力。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通過小組的平臺不斷的提高學生體育鍛煉興趣,而且小組之間不定期的安排籃球比賽,極大的刺激學生籃球技術的學習和提高,集體的作用明顯發(fā)揮作用,學生能夠發(fā)自內心的進行籃球技術練習。
2.4、高?;@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體質健康一直是高校體育工作關注的熱點,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是體育教師不能推脫的責任。在體育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體育鍛煉興趣、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及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通過新穎的體育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表3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身體素質對比表
通過表3可以看出,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后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和坐位體前屈成績都有提高,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呈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肺活量和50米成績上沒有明顯差異?;@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過程中學生在上課練習強度和密度明顯提高,實驗組的學生為了贏得籃球比賽在課下也會通過小組的形式一起進行練習,籃球練習中對于學生的腿部力量和彈跳力有明顯促進作用,學生的反復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籃球練習前要求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尤其是專項準備活動,多學生關節(jié)柔韌性的促進作用明顯,學生的坐位體前屈成績普遍有提高。
2.5、高?;@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影響
體育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教育功能是毋庸置疑,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明顯效果。
通過表4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測試差值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學生在團隊合作方面提高明顯?;@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過程中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強調小組的作用,在小組內部學生之間必須要進行溝通,共同進行討論并為了小組的目標一起進行籃球練習,同時在小組之間的競爭過程中,加強了小組成員之間的集體榮譽感,團隊合作能力明顯提高。另一方面,籃球練習中很多是需要兩人或更多人共同完成,為了提高練習的質量需要學生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
表4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團體合作前后測差值對比表
2.6、高?;@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其心理變化的一個體現(xiàn),學習動機是學習的源泉,良好的學習動機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學習,學習效果明顯。通過表4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測試差值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學生在學習動機方面提高明顯。
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小群體”教學模式過程中要求每個籃球練習都要在小組內部開展,而且要求在組長的組織下要進行籃球練習的討論,集思廣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籃球學習中,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籃球的樂趣和發(fā)揮主體意識的機會,對學生學習籃球的動機有明顯增強的作用。學生們越來越能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價值,尤其是在小組之間的比賽和競爭中,每個學生都提出個人見解為集體的利益而獻計獻策,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和熱情與日俱增,學生們對學習籃球的目的變得越來越明確,學習籃球的動機普遍提高,教學效果明顯。
表5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學習動機前后測差值對比表
新世紀的大學生,具有很強的主動性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希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為他們留下一塊“自由”練習的空間。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更好地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扎實的基礎。綜上所述,“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適宜在普通高校推廣使用。
[1]李海英.“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在高?;@球公體課教學中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2]翁鳳瑜,張凱,章朝輝.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課教學中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8.
[3]張林杰.“小群體”教學模式在中學籃球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
[4]李鋼,季慶憲.高校公體課籃球教學小群體學習的實驗[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1.
[5]翟歡.“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公體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4,11.
[6]楊艷生.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籃球選項課中的實驗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
[7]張亞平.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06.
[8]胡波.分層次契約教學在高?;@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G841
A
1006-8902-(2016)-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