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措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這是一項長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重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開展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47-01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這是一項長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學校教育是我國主要的教學形式,班級授課制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重任。那么,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就至關重要。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1.關愛學生,澆灌心靈
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要以真情實感去教育學生,以母愛的溫情去感化學生,以誠摯的情感去啟迪學生。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洛齊也曾說過:"教育的主要原則就是愛。"班主任要切切實實地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具有年齡小、自理能力較差等特點,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生活中、學習上要時時關心學生,處處呵護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班主任只有全心全意地去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才能體現出師生的友善、平等和尊重,才能贏得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與學生建立起親密、和諧、融洽的情感氛圍。
近幾年來,"留守兒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由于遠離父母,遠離親情,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據調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半個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電話,有的半年聯系一次,相當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來,他們單純地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有學上有書讀就萬事大吉,忽視了與孩子的心理溝通和交流,導致孩子跟父母很陌生,親情關系出現了障礙。孩子缺乏關愛,內心空虛,有的對家長有埋怨的情緒,還有的為了宣泄而走上極端。對于這些孩子,我想到的是一位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所說的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種換位思考的情感體驗使我對學生少了苛求,多了寬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責,多了尊重。平時多關愛他們,樹立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并在物質給予他們幫助,讓他們把老師當成堅強的后盾從而信心百倍地奮勇拼搏。在每學期初,我都會對留守學生進行全面的家訪,并建立專門的家庭聯系卡,然后匯總分析,對癥下藥,讓學生從關愛中尋求前進的力量,從關愛中汲取精神的營養(yǎng),從關愛中得到滿足和教育。
2.樹立良好的班風
學生要在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主要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它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班會、辯論會、座談會、報刊雜志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成為四有新人。集體主義教育是班級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
3.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班主任工作對象是學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正確而有效地組織班級工作的前提條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基礎。對小學兒童來說,由于年齡小,經歷短,知識經驗貧乏,個性尚未定型、自我意識開始初步發(fā)展等原因,他們存在的任性、懶惰、自私、嫉妒、抑郁等不良的心理行為表現,兒童往往是意識不到的,分不清楚的,也意識不到形成的原因,發(fā)展的結果。這就需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通過仔細觀察、調查、分析、幫助和疏導,從而使兒童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改正。小學低年級兒童,情緒變化更加劇烈,情緒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大喊大叫,大哭大鬧的現象時有發(fā)生,他們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能力很差,作為班主任要及時洞察,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調整方法。
4.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嚴格管理與寬容并存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嚴格管理是無可厚非的。但千萬不要以為"嚴"是管理好班級的唯一法寶,更不要以為"嚴格管理"就是懲罰。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味地嚴格管理(更不要說懲罰了),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膽小怕事,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僵化。這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著名思想家波普說:"錯誤在所難免,寬恕就是神圣。"孔子曰:"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小學生。他們正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階段,自控能力較差,犯錯誤在所難免。因此,班主任在"嚴"的同時,更要學會寬容。"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蘇霍姆林斯基)。"班主任與其地一次又一次批評學生,倒不如給學生多一些寬容,使學生在寬容中知錯、認錯、改錯,健康地成長。若能如此,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必能像春風化雨般長久地滋潤學生的心田。在這方面,我們應向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學習。他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常用的"處罰"方式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關于錯誤的說明……。正是魏老師獨具一格的"寬容"藝術使他的學生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令人刮目相看。寬容學生的錯誤,并不是遷就、縱容或妥協(xié),而是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使學生有反思的機會,感受到教師殷切的期待,把外在規(guī)范的約束變成自我的壓力,進而轉化為動力。當然,愛并不能代替教育。班級管理的完善,學生素質的提高,依然要靠正確有效的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和嚴格管理。古人總結"教不嚴,師之惰"的教育哲理,指的就是教師要堅持循循善誘,嚴格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嚴",一定要做到嚴之有理,嚴之有情,嚴之有度??傊?熱愛,是嚴格的基礎;嚴格,是熱愛的體現。"兩者不可偏廢,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有些人過分嚴格,有些人過分遷就,這兩種情況都應當避免。"
5.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慧與才干,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在班級管理上,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還特別要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就拿班級辦黑板報來說,我是先示范、指導,再讓學生與我合作,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他們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如遇到困難,我才相應指導。例如我上學期所帶的五年級,剛開始的幾期黑板報完全由我動手,讓學生在旁邊看,我趁機介紹,如何設計刊頭、如何設計板面等有關知識;等學生熟悉后,再讓學生與我合作,共同完成。然后試著讓學生自己動手出,不恰當的地方幫他們修改。最后就完全由學生自己動手了?,F在,我班的黑板報完全由學生自己動手,從版面設計、刊頭到內容選擇、書寫等,我一概不插手。每個小組出一期,讓學生自己打分,學期結束大家評比,看哪一組分數高,出得好。這樣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智慧與才干,更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有人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是班主任,世界上最累的主任也是班主任。這話雖不無調侃之意,但確實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特點。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學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有時不免讓人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在紛繁復雜的大小事務中,需要的就是班主任實實在在地工作!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你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勢利導,做到"潤物細無聲",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才能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去,班主任工作才會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