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紅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63-01
許多人認為,想要學好英語需要下很多功夫。最起碼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記憶去做練習。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好英語,更不能從中得到快樂。我們都很想能找到捷徑去學習它,所以怎樣輕松學好英語,我提出了一些建議,以供學習者參考。
在我看來,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會事半功倍。不要硬背單詞,可能死記硬背的單詞和所帶來的枯燥感會磨掉了你的興趣。相比之下,把單詞放在句子和文章的篇段中,通過整體理解來掌握單詞的用法更好。至于單詞的拼寫,用讀音規(guī)則加上特殊情況就可以很快拼對。事實上,單純的記憶遺忘率很高,除非多次重復,但這樣做,花的時間就比較多了。
教了多年的英語,我始終覺得中學里注重的是書面用語。這樣一來語法就顯得非常重要。可惜的是,許多中學生的語法都很薄弱,原因是不能很好地去記語法規(guī)則。其實,我對所教授的學生在一段時間的觀察后,原以為他們就會開始不及格,然而這種情況卻一直沒有出現(xiàn)。這也許應該歸功于我的"懶惰"——不讓他們硬背單詞而借助于整體理解。為此進行大量閱讀又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語感,正是憑了這種"語感",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才能闖過去。
后來我又發(fā)現(xiàn)這種"整體理解"對于考試也有直接的幫助。一般的英語試卷除了語音辨析、單項填空、單詞拼寫、改錯和書面表達題,幾乎剩下的75分全在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完形重"整體",通盤考慮才能解答正確;閱讀重"理解",最起碼的要求是要做到讀通讀懂。經(jīng)常的閱讀會使學生們對這類題目不感到害怕,多讀幾遍就一定能答得出來。
然而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不僅要能考,還要能用。一般認為鍛煉聽力和口語的方法在于多聽多說,但是許多中學生的家庭都很普通,親戚朋友也都不會用英語對話。生活在純中文的環(huán)境里,要多聽多說可不那么容易。我建議過學生聽英語課文磁帶,看英文電影,但是相當部分的學生嫌煩,或者時間花費很長。于是我開始在課堂上改聽英文歌曲,聽歌詞,也聽旋律,聽熟還要唱。別以為聽歌就是玩,要讓他們在過程中排列歌詞的順序,填歌詞,理解歌詞。別說,還真從聽歌當中讓他們學會了不少東西。有一段時間學生們老是分不清beusedtodoing和usedtodo。我特地找來《Yesterday》中間有一句歌詞是I'mnothalfthemanIusedtobe.讓他們記住了usedtodo是"過去曾經(jīng)……",不用太多復雜的講解,每次遇到這種類型的問題,都能唱出來,于是兩種搭配就能輕松地分辨了。不但如此,經(jīng)常聽歌詞還提高了學生的聽力。一般課堂上的聽寫短文練習都能順利地教授。在我看來,唱也是說的一種形式,唱唱英文歌,既豐富生活、又鍛煉語音,增加理解,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我覺得愛挑別人的錯也是不錯的學習英語的方法?,F(xiàn)在有許多產(chǎn)品說明書都有中英文對照,還有關于旅游等的翻譯,只要我能找到的,就挖空心思讓學生找英語譯文的錯處,并要求他們要認真地用紅筆圈出錯處,"批注"一到二句,學生樂此不疲。我相信改錯本身也是一種提高。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有時也讓他們互改錯誤,因為許多人在做作業(yè)時沒有意識到問題存在,一旦改了別人的錯,自己就不好意思去犯同樣的錯,這樣會讓學生們在過程中總結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糾正學習中的錯誤,如果用一個改錯本來記錄一些典型的內(nèi)容效果會更好。也許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一些學生的書面表達開始嚴密起來。
總而言之,我是希望學生能學得輕松愉快又學得好。這樣想,也這樣去嘗試。所以才有了以上這些所謂的"建議"。但要說的是,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學習最重要的是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去走,學英語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