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芝
226363 江蘇省 南通市通州區(qū)第七人民醫(yī)院
?
導致藥物流產失敗相關因素及臨床分析
張建芝
226363江蘇省 南通市通州區(qū)第七人民醫(yī)院
目的觀察藥物流產失敗的相關原因及臨床分析,從而降低藥物流產的風險及不良后果。方法收集385例育齡婦女藥物流產終止妊娠的流產資料,并對35例流產失敗的婦女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385例藥物流產失敗35例,失敗率9.1%。針對藥物流產失敗的相關因素有剖宮產史、高齡、多次流產以及子宮位置后傾等等。結論進行藥物流產之前,充分分析其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嚴格掌握藥物流產適應癥及禁忌癥,從而提高其成功率。
藥物流產 ; 失敗 ; 原因分析
藥物流產是非手術終止早期妊娠的一種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1]。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早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由于個體存在差異,部分流產失敗,為了提高藥物流產成功率,我們對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行藥物流產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資料385例為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本人自愿要求藥物流產終止妊娠的健康婦女,年齡18~43歲,平均年齡26.8歲。停經時間≤49天,尿TT(+),B超檢查提示宮內早孕,見孕囊直徑10mm~30mm。停經前3月有規(guī)律的正常月經周期。婦科檢查:子宮大小不超過50天,未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無嚴重心、肝、腎疾病或出血性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癥。1.2 用藥方法 第一天首次劑量50mg,繼而每12小時1次,每次25mg總劑量150mg(服用3天),于用藥第三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ug,留院觀察6~8小時,如服用米索前列醇后5小時仍未排出孕囊者行清宮術,以防止意外大出血的發(fā)生。
1.3 藥物流產失敗判定標準
1.3.1 用藥后孕囊已排出,仍陰道流血多需要行刮宮者。
1.3.2 孕囊未排出,但胚胎停止發(fā)育或孕囊繼續(xù)發(fā)育者。
1.3.3 用藥10d后仍陰道流血,B超檢查發(fā)現宮內仍有殘留物需要行清宮手術。
385例藥物流產成功350例(90.9% 350/385),失敗35例(9.1% 35/385),藥物流產失敗相關因素:年齡大,經期長,屈位子宮,流產次數多,哺乳期,剖宮產史,孕囊直徑大。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藥物流產的影響因素比較(例 x±s)
藥物流產和人工流產相比是一種痛苦小、安全、簡便、高效、副作用少或反應輕,效果肯定的一種非手術措施終止早孕的方法。目前常用藥物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藥理作用使子宮蛻膜變性壞死,宮頸軟化,兩者配伍更加發(fā)揮了前列腺素的作用,促使宮內妊娠物排出[2]。在本資料中藥物流產的完全流產率為90.9%.仍有9.1%左右的失敗。與人工流產相比還存在有完全流產率不徹底等問題。分析失敗原因有如下幾點(1)年齡因素,年齡大者可能存在既往的流產或生產史導致子宮內膜受損,局部炎癥,內分泌功能紊亂引起子宮內膜修復不良,也可能與40歲以后卵巢功能降低,合并盆腔生殖器炎癥有關[3]。(2)經期長短:正常經期≥5天者藥物流產失敗率顯著高于<5天者,可能經期較長子宮內膜修復緩慢,宮內膜容易感染,蛻膜不易從子宮壁脫落所致。(3)子宮位置因素:后傾及后傾后屈子宮的宮腔與子宮頸口存在一定角度,致妊娠物不易通過,阻礙其順利排出,造成流產失敗。(4)流產次數:流產次數越多則失敗率越高,子宮內膜損傷和感染的機會就越多,胎盤粘連的可能性就越大[4],再次妊娠行藥物流產時蛻膜排出不易徹底而導致不全流產。(5)哺乳期:哺乳期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非哺乳期者,故哺乳期妊娠患者藥物流產要嚴格觀察胚囊排出及流血情況。胚囊排出較晚及出血較多者即行清宮術,隨診時間要短,清宮指針要放寬[5]。(6)剖宮史:本文資料顯示有剖宮產史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自然分娩者,對有剖宮史者應慎重選擇藥物流產,一旦選擇應密切注意其陰道流血的情況(7)孕囊直徑:孕囊大小是胚胎發(fā)育的基礎,孕囊越大蛻膜越多,在孕囊完整排出后常有不等量的蛻膜殘留,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劑量不足或維持時間不夠,不能有效的抵消孕酮對靶組織的作用,導致流產失敗。
通過對導致藥物流產失敗的原因分析,說明首先要加強育齡婦女的避孕意識,同時在使用藥物流產時,我們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一旦出現異?,F象應及時清宮,以免發(fā)生不良后果。
[1] 樂杰,主編. 婦產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374-375.
[2] 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843-2853.
[3] 韓如峰,李杰. 影響藥物流產成功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7):931-932.
[4] 張先鋒,徐士海,高宏.藥物流產失敗的原因分析[J].中國保健醫(yī)學研究版,2007,1:56-57.
[5] 夏松云,王藹明,程駕.哺乳期妊娠藥物流產146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4.19(10):31.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53
2095—9559(2016)04—2377—01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