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貴州醫(y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yī)藥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5)
語料庫下的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發(fā)展趨勢分析
陳 敏
(貴州醫(y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yī)藥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5)
立足于自建語料庫,依靠相應的軟件檢索工具,對語料庫下的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并通過實驗研究的方法,對其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
語料庫 應用語言學 學術語篇 發(fā)展趨勢
近幾年,隨著語料庫語言學與體裁分析理論的完善與發(fā)展,語料庫下的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發(fā)展的相關內容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人們更希望能在語料庫的指導下完成科學選題、標注、分析等,進而為推動學術界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有學者指出,語料庫的發(fā)展已經對當前教學、語言研究等提出了新的方法,并在推動其變革中發(fā)揮著作用。因此對相關人員而言,為強化語料庫的應用水平,需要正確認識其發(fā)展趨勢,以確保語料庫的功能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1]
1.收集語料資料
選自APL國際學術期刊,下載2009年至今發(fā)表在APL期刊上的相關雜志,獲取綜合性、實證性的學術論文130篇,將上述資料進行整理后,建立小型APL語料庫,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研究。
之后,對選題語料進行人工校對并標注,通過AnrCone詞匯檢索與單詞列表等開展語料檢索分析,通過確定指標參數,明確APL學術研究的基本范圍與特色,最終深入分析該領域的發(fā)展方向
2.數據標注
針對選題語料的標注的相關要求,確定涉及文件信息標注內容。文件標準主要是指相關語篇篇頭針對語篇的基本信息,包括主題內容、類型、來源等。在操作中將標注信息分為兩部分,并統(tǒng)一設置在尖括號內部,其中內容分為信息項目、參數及值。同時,將頭文件信息的標注位置設置在語料文檔的開始部分,并采用XML語言對相關內容進行標注,并以層級標簽的內容表示出來,使標簽內容包含屬性值與屬性的實際參數。[2]
1.APL學術篇以英語為基礎的語料庫分析
檢索發(fā)現(xiàn)Language在APL研究選題中的出現(xiàn)頻次最高,達到59次,在應用中,直接由fi rst,L1與language等其他詞語共構成了多個不同詞塊。通過對相關詞塊內容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其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英語母語的研究、確定一語與二語之間的影響、說母語者與非母語習慣的比較等。
相比之下,有關第二語學習的實際檢索頻次為54次,而在合并同義詞塊后,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相關詞塊頻次為41次,通過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上述內容主要涉及到的內容包括:二語學習中能力培養(yǎng)問題、二語學習的指導問題、二語學習的基本策略等。根據維特根斯坦所人提出的“語言游戲”概念,需要將語言活動意義設置為5個層次,并保證這5個層次能基本涵蓋二語學習內容、游戲種類等信息,并保證語言游戲分析工作能順利進行。
同時,對fi rst language及相關詞組成的詞塊頻次研究情況來看,APL期刊研究的領域較為廣泛,并且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包括語言水平發(fā)展、語言知識理論介紹、語言多元化人才培養(yǎng)等。通過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攝入研究后發(fā)現(xiàn),其中更多的內容體現(xiàn)在了語言的生態(tài)性、概化理論解釋、語言口語技巧等主要內容中。從這一點上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APL第二語言的應用內容更加廣泛,并且實用性更強,因此可以判斷,在未來的研究中,APL對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學習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2.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的分析
從APL檢索內容進行分析后可發(fā)現(xiàn),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有關的檢索頻次為27,在消除同類項之后,實際頻次為19。對檢索到的內容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語言的自然發(fā)生出現(xiàn)頻次為8,在合并同義詞后出現(xiàn)的實際頻次為7,并包含了語言的自然發(fā)生論視角、自然發(fā)生論特點、使用方法等內容。從這一結果可以判斷,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傾向對語言自然發(fā)生論視角問題的研究,強調通過確定語言現(xiàn)象的關系,明確語料庫中的內容。
除上述內容之外,通過開展相應的理論研究,對其他理論研究內容進行檢索后發(fā)現(xiàn),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的理論研究內容還包括:(1)對語言知識理論的研究、對象征能力的研究、對代詞合用問題的研究等;(2)對社會文化視角的研究,對跨語言視角的分析,應用語言視角分析等;(3)通過二語習得生態(tài)理論視角的相關研究,多種語言的生態(tài)性分析等。[3]
總體而言,應用語言學學術篇涵蓋的內容較多,能從多個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索,而在實際上,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理論研究的需求也會逐漸的增加,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應用語言學學術篇對不同理論角度開展問題分析與思考的成果也會逐漸得到相關人員的關注。
3.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對理論實踐問題的研究
一方面,詞匯對研究、學習等詞塊的頻次最高,其總數達到了18次,在合并其中同義詞后,頻次達到15;對上述內容研究內容進行細分后,發(fā)現(xiàn)其主要內容包括了詞匯的概念、詞匯網絡結構、詞匯頻率、詞匯學習內容等,基本包含了詞匯學習、研究的基本內容,簡單統(tǒng)計詞匯學習相關詞塊資料,相關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學習詞匯相關詞塊資料統(tǒng)計表
而另一方面,在專項研究有關聽、說、讀、寫的術語篇中,“說”所占的比率最大,達到10,包括口語生成研究、口語輸出行為研究、課堂會話研究等。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在學術篇內容研究中,對學習的研究內容最多,其中“說”所占的比例最大,相信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聽、讀、寫三者所占的比例會有所提高,進而更好的滿足教育工作的要求。
主要研究了語料庫下的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發(fā)展趨勢的相關內容,并對其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傮w而言,語料庫下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的發(fā)展趨勢與社會應用實踐存在密切關系,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在工作研究中,能時刻把握時代脈搏,了解教育、科研工作需求,為更好的推動學術界發(fā)展奠定基礎。
[1]徐昉.二語學術寫作介入標記語的使用與發(fā)展特征:語料庫視角[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02:5-10.
[2]關維娜,楊傳鳴.近十年基于語料庫的語篇分析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84-89.
[3]徐昉.中國學生英語學術寫作中身份語塊的語料庫研究[J].外語研究,2011,03: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