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xiàn)象已屢見不鮮,這說明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不能夠充分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作用,從而導致英語課堂缺乏活力。本文主要介紹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并在實施條件和具體策略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以期讓初中英語課堂充滿魅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合作學習 條件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21-01
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從目前僵化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現(xiàn)狀來看,把小組學習的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能再小組合作的比拼中增強競爭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一、初中英語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條件
首先,相互依賴。英語學習小組內(nèi)部要形成相互依賴的關系,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這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劃分小組成員的時候,要分工到位,使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工作和職責之間能夠環(huán)環(huán)相扣,同時還要建立適當?shù)募顧C制,通過集體性的物質(zhì)和精神褒獎來鞏固相互依賴的關系。
其次,明確責任。既然是小組中的成員,在學習活動中的行為和表現(xiàn)都要對整個小組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要力求提高自己的成績和能力,促進學習小組的進步。在組內(nèi)成員分工明確以后,要做到責任到人。
最后,小組內(nèi)部要形成評價機制。英語學習小組內(nèi)部要及時的評價近期共同活動的情況,并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jié),保證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能夠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與教師的課堂評價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因為評價的主體是學生自己,這是對學生主體作用的尊重和發(fā)揮。
二、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建設,首先是要按照學生的不同基礎和認知層次來把班級分層若干和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內(nèi)成員要明確分工,安排好專門人員記錄組內(nèi)的活動情況,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在課堂的結(jié)尾階段,每個小組派代表展示本小組合作的成果,讓每個同學都進行評價,充分參與,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具體策略如下:
(一)開展課堂脫口秀活動
教師在上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英文故事,英語幽默笑話等在上課的開始階段花費五分鐘作用的時間,讓每組代表進行展示,這實際上就是時下很流行的脫口秀活動,如東方衛(wèi)視的金星秀。這種脫口秀活動的開展可以減少學生上課的疲憊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還能鍛煉參加活動的學生的膽量,敢于參與和發(fā)言,既鍛煉了表演者的聽的能力,也鍛煉了傾聽者的英語聽力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讓平時課堂經(jīng)常沉默的學生得到了鍛煉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突破心理障礙,增強了自信。如,在七年級上冊的Unit 4中,在涉及到“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話題時,教師可以在上一堂課的教材知識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后提前做準備,自己談一談上個周末做了哪些事情,并在上課的開始階段,以“talk show”的形式展示給大家,這對于上課沉默現(xiàn)象比較嚴重的課堂來說,是一種激發(fā)和調(diào)解,建議經(jīng)常運用在課堂中。
(二)設置問題小組討論
討論要注重討論的成果和過程是否合理,如要充分調(diào)動每個小組組員發(fā)言的積極性,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而不是作壁上觀,小組的書記員要隨著記錄小組討論的內(nèi)容和情況,在各個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把成果進行展示,別的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觀點做必要的補充,并作出客觀的反饋。討論完畢,要隨機抽查一個學習小組進行展示,讓其他小組作必要的補充,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三)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角色扮演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安排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課堂活動。例如,在講解有關“Music”的知識點時,教師把學生分成六個組,每個組大概六七人,先讓每組學生討論關于音樂的文化、音樂派別以及樂器的種類等。討論完畢后,安排任務,學生找到自己能夠勝任的角色,自由組合,用英語進行對話的表演,以教室為舞臺,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風采。
(四)組織課堂辯論活動
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鼓動學生的思維和辨析,鍛煉學生的各種思維發(fā)展,如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同時教師應精心編制教學設計,并把小組合作學習滲透到教學設計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中。
舉個教學實例,在九年級全冊教材中,當講到關于good haibits的話題時,我創(chuàng)設了一道發(fā)人深思的題目“How do we develop good habits in the face of the temptation of online games and movies?”這個導論話題涉及的是對網(wǎng)絡等新事物所持有的態(tài)度,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通過辯論的形式來開展,女生為正方辯手,男生為反方辯手,每方又分為幾個討論小組,每個小組5人左右。我安排了大約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展開充分的討論,然后正反方分別安排了四個代表辯手,到講臺前展開激烈的辯論,教師作最后的反饋。通過這種基于小組合作而展開的課堂辯論過程,最后重申了本課的課題“Its important to have good habits.”。這種激烈的課堂辯論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三、結(jié)語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主張的是平等合作,這是英語教學改革提倡的新理念,是與語言類知識學習規(guī)律相吻合的,這種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增強團隊意識,營造出有利于學習和教學的班級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斷提高英語能力,在團隊合作的方式下增強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左昌倫.促進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中國教育學刊,2011(6)
[2]孟順蓮.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湖南教育,2010(5)
作者簡介:
潘平平(1983.01-),女,漢族,山東泰安人,現(xiàn)職稱:中二,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專業(y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