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宏彗+何軍婭+羅菲菲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漢之星”輸入法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整合研究專項課題成果《運用“漢之星”優(yōu)化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立項編號:HZX1536)
摘 要: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導學習者學習的內在機制,與被動接受式的學習相對。學生利用“漢之星”漢字輸入系統(tǒng)從形出發(fā),以形為主、形音結合、輸入與書寫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老師、家長也減輕了負擔。
關鍵詞:自主;“漢之星”;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
現在的學生壓力大,學習不輕松,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它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中推進的一個障礙。而如果能將“漢之星”輸入系統(tǒng)科學、合理地融入到學生的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中去,對于提高學生的識字、閱讀、寫作興趣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等方面,將會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一、利用“漢之星”輸入系統(tǒng)提高學生語文預習的自主性
良好的預習是消化知識的前提。而預習是合理的搶跑,一開始就搶跑領先,爭取主動,就掌握了課堂學習的主動權,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另外,預習還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而主動,
“漢之星”教學軟件中包含了漢字的讀音、筆順、部首、組詞,甚至漢字的起源,這一點對于學生預習每課的生字來說,不但大大增加了直觀性,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其中“字源”這一要素,更能引起學生預習的興趣。同時“漢之星”在輸入方法上,以形為主,以音托形,符合漢字構字原理和識字教學規(guī)律。通過我們年級學生的親自實踐,我認為“漢之星”輸入確實很適合學生的語文學習,因為漢字“首碼+尾碼+音碼”三碼結構本身簡單得不可思議。漢字分出“音托部件”,從而得到“首碼+尾碼”,這些“音托部件”很多是筆畫和非成字部件,怎么拆分出來,怎么托音,這些規(guī)則不需要死記硬背,只要掌握了規(guī)律,就非常容易記憶。如“購”這個字,是“貝”“勾”組成的,讀音為“gòu”,所以只需要拆分成“bgg”就可以了;“竟”字學生在預習的時候不好讀準,又不太明白什么意思,不過通過使用“漢之星”不但能很快地知道讀音、寫法、字義,還能了解到它的字源,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學生通過借助“漢之星”平臺預習后,在課堂上我主要采用匯報的形式,對生字重點稍作講解即可,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
二、利用“漢之星”輸入系統(tǒng)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自主性
以前,我總感覺識字教學太枯燥,有了“漢之星”,創(chuàng)新了學生的識字方法,讓我的識字教學更加有趣了。
在課堂上我采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由小組長帶領大家讀字音,每人說記憶方法,組詞,交流的時候篩選出最難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一是教合體字時滲透構字部件。如教“胳”時,可用“月、各、胳”來記憶。對于不認識的部件,我隨機說出它的讀音,有心的學生把這個字記下來,可增加識字量。
二是教獨體字時滲透首筆、末筆。如教學“上”“出”時,用對比方法把首末筆滲透在筆順教學之中:讓學生仔細觀察,強調“上”字的首筆是豎,末筆是橫;接著讓學生說“出”字的筆順,教師適時進行范寫、糾錯,最后由學生總結“出”的首末筆——首筆是豎折,末筆是豎。
三是教漢字時滲透編碼。在課堂上我不光讓學生會拆分,還讓他們說出字的編碼。另外,我還利用“組字小魔術”練習,如青+爭=( ),學生無形中就會記住青爭靜(qzj),辛辛辯(xxb),為電腦課上快速地輸入打好基礎。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初步了解知識要點,再從我們提供的教學課件中獲取學習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思考分析、結合實際、探究解決問題。把學習資源作為學生進行分析、思考、探究、發(fā)現的對象,幫助學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步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利用“漢之星”輸入系統(tǒng)提高學生課后鞏固的自主性
學生利用“漢之星”完成了語文學習全過程的第一步——預習,又在課堂學習中發(fā)揮了極好的作用,那么在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利用“漢之星”能讓學生復習更主動,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字的復習
“漢之星”漢字輸入系統(tǒng)同時具有字、詞的查詢功能,這就是“漢之星”漢字輸入系統(tǒng)的導學功能。導學功能不但可對漢字的拼音、筆畫、結構、碼元、釋義、組詞、近義、反義、造句和與之相關的姓氏典故等進行查詢,也可對詞語的拼音、釋義、同義、近義、反義等進行查詢,功能強大。以一類字“未”為例,這是一個獨體字,學生從“漢之星”這個教學平臺上不但可以查到它的字義,而且可以組詞、造句等,使學生鞏固起來更加方便,這對于生字的復習有很大的幫助。
2.詞的復習
在做復習題的時候,對于那些不常見的詞語臨時查字典又很浪費時間,其實,在“漢之星”這個教學平臺上,學生只需要輸入這個詞語,然后點查詢功能,這個詞語的字義、詞義,甚至出處以及造句,都會完整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對于豐富學生的詞庫,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著很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3.練習習作
為了語文知識的學以致用,我從二年級開始鼓勵學生使用“漢之星”漢字輸入系統(tǒng)隨時記錄自己的生活感受。在寫話、習作中,孩子們常常會遇到不會寫的字或詞語,為了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我教會了他們“漢之星”設計的定向聯(lián)想詞語和從音查字功能的使用。比如,學生知道“五顏六色”的詞語,但不會寫“顏”字時,就可以利用定向聯(lián)想詞語功能輸入:先輸入“五”,再輸入第二個漢字音碼“y”和最后一個漢字的音碼“s”,就能夠輸入“五顏六色”這個詞語。
總之,學生利用“漢之星”漢字輸入系統(tǒng)從形出發(fā),以形為主、形音結合、輸入與書寫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老師、家長也減輕了負擔。
(作者單位:河南省許昌市文化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