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福林
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改理念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探究、共同學習的過程。本文就中學化學課堂中如何推進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法,最終達到和諧高效的化學課堂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高中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所以,新的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在知識、學法、人文等諸方面得到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充分合作、交流、探究的課堂,構建一個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
一、教師要徹底鏟除陳舊的教育理念
陳舊的教育理念在教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與新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馳的,首先必須讓教師的教育理念徹底的轉變。教育的本質不再是過去那種以灌輸知識為主,而是以關注和尊重生命個體的教育為主,以人為本是其核心理念。教師以愛為教育之基,以自然有效的引導和鼓勵激發(fā)教育對象的內在潛質,使其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成為人格健全、素質全面的人,幫助孩子找回那本來就屬于他們的求知欲。
二、學校要全面打造全新的校園文化
我們教育舊的思想和學習模式已經由來已久,要接受新的思想和教學模式并不是靠我們幾節(jié)化學課就能轉變的。因此,我們必須用符合素質教育的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對他們的思想和行動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要成才,必先成人。以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切入點;以養(yǎng)育浩然正氣、發(fā)揚以人為本為歸宿;以教育的大真、大善、大美為至高追求;以教學生求真知、做真人為目的。
三、教師對小組的科學劃分是前提
小組合作、交流與探究是實現(xiàn)新的課改理念,打造和諧高效課堂目標較為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的劃分是前提,一般以六人一組,重在組員的搭配,教師首先對班級學生的各科文化知識、動手技能、興趣愛好、性格志向等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最終編出來的每小組要達到組員各方面素質是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為我們在課堂上的組內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探究提供了可能。
四、教師給出恰當?shù)膯栴}是關鍵
我認為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的問題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最好是中等難度的、有真實情景的、有挑戰(zhàn)性的以及解決途徑和結論不唯一的問題。太易和太難的問題都不適合,太容易的問題無需討論,太難的問題,小組討論難以使每個人在短時間內進行深入縝密的思考。真實情景有助于激發(fā)小組的興趣,有挑戰(zhàn)性的、解決途徑和結論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員參與評價和獲得成功感。給出的問題是否恰當,是教師設計這項教學活動的一個關鍵。例如,在進行“金屬鈉”一節(jié)的教學中,可以探究的問題很多,比如對Na和H2O的反應實驗的探究,對Na與Cu(OH)2溶液反應的探究,Na與不同的酸溶液(稀鹽酸、濃鹽酸和稀硫酸)反應時,反應速率和現(xiàn)象各異的探究,到底把其中哪些問題作為提供給小組的合作學習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在其中做出選擇??紤]到教學重點與難點,考慮到合作與交流學習的目的,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水平,最后選擇了Na和H2O的反應實驗中產物的探究,對Na和Cu(OH)2溶液反應實驗方案的設計與交流評價,以及課后共同完成小組實驗報告三個教學活動。這三個問題難度適中,其中Na和水的反應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不但對教材知識的探究,而且對社會中的化學熱點問題也可以展開研究和討論。
五、教師對小組合理的分工是措施
學習任務明確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數(shù)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還取決于小組成員間合理的分工與合作。教師要在考慮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礎上,給出明確的角色分工,幫助學生提高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習的技巧。例如,對一般化學反應的實驗方案設計,六人一小組,教師可以建議兩個人畫裝置圖,兩個人設計方案,一個人記錄并做最后陳述,一個人控制時間并與其他小組交流,充當信使。我發(fā)現(xiàn)這種分工對于小組進行化學實驗設計活動是合理和有效的。
六、教師適當?shù)奶崾静⒎e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是手段
小組的活動需要從外界得到即時的理論支持和信息反饋,需要有人排除困難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樂和給予贊賞與鼓勵,更需要裁判員。那么教師在這方面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活動的進程與和最終的結果。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控制,爭取在一節(jié)課中讓每個小組至少獲得一次交流分享的機會,避免造成小組間機會不均。另外,還可以考慮在課外創(chuàng)造機會,比如在課后將小組合作完成的成果在“學習園地”展示。在課堂中,教師應當努力融入學生的討論中,作為伙伴分享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和同學們一起想辦法,為同學們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幫助,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雙方都能感受到需要與被需要,分享與責任等很多積極和美好的情感體驗。
七、教師采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是保證
如何使每一個學生在化學課堂中都能得到發(fā)展,這是和諧高效課堂的目標。學生在情感智能的各個方面發(fā)展不均衡是存在的事實。根據(jù)多元智能理論,人的智能可以是多種的,每個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強項,因此我們盡量讓教學活動設計涵蓋其中多個方面,給每個學生以表現(xiàn)和發(fā)展他強項的機會。教育是一種揚長的教育,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樂趣至關重要。我們的課堂也不會只是那些尖子生的課堂,而是所有學生的課堂,是一個和諧而高效的課堂。
合作、交流與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不是萬能藥,教師采用小組合作、交流與探究的學習方法在化學課堂中進行教學時也常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如在認知容量上比不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進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我認為,采用小組合作、交流與探究的學習方法是遵循現(xiàn)代教育規(guī)律的,能讓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發(fā)揮,個性得到張揚,獲得高效學習,最終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所建樹、有所貢獻、有所創(chuàng)新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章朝萌.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百分百文本.
(作者單位:安徽省全椒縣慈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