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云
[摘 要]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經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對應掌握知識的獲得程度和自身的進步。本文學側重于對于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研究與闡述。
[關鍵詞] 立足 課堂 提高 數學 學習 有效性
新《課標》指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边@說明,學生在學習上的收獲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可能收獲頗多,而有的人可能只收獲了一點皮毛,但不管怎么說,是要每個人都能從數學課堂中得到新的發(fā)展。
一、從認識入手,加大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渴望
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所面對的大多是一些生活水平低下、精神層次要求不高的家庭中的學生;或者是從外地來打工,每日只為忙活幾個得以糊口的費用的家庭。而這些家庭所表現出來的對下一代的教育觀點中,最明顯的就是:上學只不過是讓小孩多識幾個字,混完小學畢業(yè)就行。往往他們的這種認識還會變成孩子的認識,所以孩子們便表現出厭學、不想學等情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今連“主人”自己都不合作了,又如何能引導他們來主動地學習數學,達到預期的目的呢。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同時從家長與學生入手,加大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渴望。在學生面前盡可能地表現出對他們學習成果的“期望”,同時經常聯系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對于學生的進步,家長多給予關注。這樣一來,學生會認為自己的學習有人欣賞了,有目標了,自然而然他們的學習就會變成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選擇好內容,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課標》還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币虼嗣看芜x擇教學內容時,我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以便挑選更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內容。
1.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正確地了解并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是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已具備的知識水平,以便更好、更適當地教授學生新的知識。新課程所安排的學習內容是一個循序漸進地過程,學生在不同地年級所要掌握的程度各有不同,如何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現階段的學習內容,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首先要讀透教材,了解每一個知識點前后的銜接、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這樣才會在教學時把握好“度”,不會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重復或講授學生還沒有達到認識條件的知識。
2.了解學生的生活、文化環(huán)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不難讓我們看出: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在教學前總要先了解一下班里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成員的文化水平等。對教材的解讀盡量選擇符合班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比如:城里的孩子也許從幼兒園畢業(yè)就會20以內的加減法,熟練地進行大小、高低、長短的比較了。而鄉(xiāng)下的小孩子受條件的限制,可能上一年級了,1至100還數不全,大小、高低、長短更是陌生的字眼。這時作為教授者,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起點定得太高,而是要從最簡單的認、讀到比、算,才能幫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才會更牢固。
三、多關注練習,加強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應用
“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篮J畫瓢,“畫”出來的只能是形似不會神似。數學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還是要靠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猜測、探索得出對新知識的理解。
1.不要流于形式
新課改要求學生學習形式多種多樣,我們常??吹接械恼n堂學生一會兒分小組、一會兒動手剪一剪、摸一摸,十分“熱鬧”。教師只是垂手站立于旁邊等待著這“熱鬧”慢慢接近尾聲。這種形式上的“熱鬧”便會如斷了線的風箏一去而收不回來,課堂教學也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要多關注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各自的表現,慢慢培養(yǎng)不同的學生在實踐、合作中的能力,讓學生可以從數學活動中使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
2.多問幾個“為什么”
每次學生在匯報練習的答案時,我都會多問幾個“為什么”幫助學生主動去探索答案的思考過程。題目與答案好比一條河的兩岸,而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的思考過程就是搭在河上的一座橋。學生往往會仿照老師的樣子搭一座橋從河這邊走向對岸,但往往就是搭橋不成功,有的也許能搭起一座橋,可學生腦海中所架的這座橋卻是座獨木橋,在走向對岸的時候隨時都有可能掉入河中,而得不到應對的答案。我便會在這時幫助學生在回答“為什么”的過程中在學生的腦海中將這座橋鋪結實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要想做到教師快快樂樂地教,學生高高興興地學,就要求我們在課前課后充分地鉆研教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節(jié)課都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在有限地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數學課堂才更有實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