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治飛
(甘肅省高臺縣黑泉中心小學,甘肅 高臺 734300)
淺談小學語文差異教學
趙治飛
(甘肅省高臺縣黑泉中心小學,甘肅 高臺 734300)
我們的世界因為“千差萬別”而精彩,生活因為“百花齊放”而美麗。人因為“個體差異”才會出現(xiàn)三百六十行。作為教師,我們更應(yīng)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個個有差異的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學有所成。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心理上先要客觀面對,因勢利導(dǎo),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個體差異;小學語文;因材施教
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這一教育觀點。對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性格不同的學生靈活施教,不拘一格。筆者曾讀到一則有關(guān)孔子教育的消息。有一次,他的學生子路問他:“聽見正當?shù)氖?,要不要立即去做?”孔子說:“你家有長輩父親、兄長,怎么能立即就去做呢?要咨詢父親和兄長的意思,然后再去考慮?!蓖粋€問題,冉有也來問孔子,孔子就說:“你聽到風聲就要趕緊去做?!笨鬃訉ν粋€問題,卻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去教育:因為子路生性魯莽,遇事不會三思而后行,所以孔子要給他思考的時間;因為冉有性格優(yōu)柔寡斷,辦起事來前怕虎來后怕狼,畏畏縮縮,不敢前行,所以孔子鼓勵他做事要果斷、干脆利索。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就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就更加不能忽略學生的千差萬別,切記不能在設(shè)計好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以后,實行“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而要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成功。下面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個體差異的教學策略作一簡單的闡述。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語文課中的主要任務(wù)是識字、組詞和積累詞匯。一篇課文中同樣的識字任務(wù),智力好的孩子能夠很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wù),智力平常的孩子卻只能完成教學任務(wù)的四分之三,一少部分智力較低的學生卻在一節(jié)課中記不住兩個生字。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必須對教學內(nèi)容分層設(shè)置,讓智力層次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獲。如我在上《釣魚的啟示》時,對于記憶力特別好的學生,不但讓他們掌握本課的生字,而且要求他們用這些生字寫一段話,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拔高了他們的水平,能使他們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對于智力中等學生,我要求他們完成正常的學習目標:流利地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生難字,用這些字組詞。對于智力低下的學生,我只要求他們在本節(jié)課中可以讀通課文,記住課文后面標黑的生字中的三個就行,這樣他們也會因為學會兩個字、三個字受到老師的表揚后,找到學習的快樂??偠灾?,只有按照學生智力的差異,對教學內(nèi)容分層,不同層次、千差萬別的學生才會在不同的內(nèi)容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學上根據(jù)人的性格差異分為多血質(zhì)、膽汁質(zhì)、粘液質(zhì)、抑郁質(zhì)四種類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差異進行教學,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
多血質(zhì)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潑好動,但興趣不夠穩(wěn)定,他們做事沒有堅強的毅力,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半途而廢、虎頭蛇尾的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這一類學生善于外交的長處,在語文綜合實踐課堂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學校的主持演講社團中培養(yǎng)他們的說話、演講、解說、主持能力。當學校有各種活動時,盡量讓他們在學校的活動中當小小主持人,為他們才華的展示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平臺。同時,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耐心,幫助他們養(yǎng)成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習慣,教師在課堂中可給他們一篇較長的課文,讓他們一次性讀完,并做好后面的習題,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他們做事的耐心、恒心。
粘液質(zhì)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慢慢騰騰,沒有緊迫意識。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灌輸“快樂”思想,告訴學生只有把課堂中所學知識快速掌握,并完成作業(yè),才能在課后玩得快樂。記得去年四年級2班的課堂中有兩名學生寫字特別慢,為了讓他們快速完成作業(yè),我規(guī)定他們在十分鐘內(nèi)完成:兇、拖、逃、逗、短、搓六個寫兩遍,若能按時完成,老師做出獎勵,沒想到,這一招還挺靈。學生為了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克服自己的缺點,用心來完成學習任務(wù),久而久之,學生的這種壞習慣就悄悄地溜走了。
抑郁質(zhì)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和人交往。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盡量創(chuàng)造人人發(fā)言的機會,逼著他們?nèi)フf話。記得上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跳水》這一課時,學習完課文后,有個問題是“說說你對船長的看法”,當這一問題拋出時,平時愛展示、愛表現(xiàn)的學生就按耐不住了,可是我卻說:“今天我從你的眼神中讀懂了誰最想說話,而且我從他們的嘴角猜到,他們一定會說得很好?!弊隽诉@樣的鋪墊之后,我便叫起了平時不說話的三名學生,這三名學生聽到剛才老師的期望后,都盡力回答問題。此時,我?guī)ьI(lǐng)學生給了他們掌聲,給予了他們鼓勵。這樣做,他們在課堂的鼓勵中才會越來越出色。
一個班級中的學生由于來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所以興趣愛好各有差異,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挖掘他們的愛好,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學習基礎(chǔ)知識的同時,做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如講四年級課文《包公審驢》時,我讓學生演課本劇,因為我班中有個別學生的表演能力非常強,這樣做,就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棵表演的種子,有利于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又如有的學生喜歡繪畫,我在講《三月桃花水》時就讓學生畫自己眼中的春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有個體差異,我們?nèi)裟茏⒅夭町?,因材施教,就一定能使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1]陳淑萍,黃兆銘.談“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實踐中的運用[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1).
[2]羅左才.孔子教育思想體系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責任編輯房曉偉]
G62
A
1673-9132(2016)35-0043-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26
趙治飛(1987- ),男,漢族,本科,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