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麗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足以說明小學教育的重要性。當一名小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就已經(jīng)接觸中文,然而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哪能就那么容易學精,所以小學語文教育就好比肥沃的土壤,每一個來學習的孩子就像是待發(fā)芽的種子需要辛勤的園丁來好好灌溉他們茁壯長大,變?yōu)閰⑻齑髽洹?/p>
關(guān)鍵詞:語言文字教學;因材施教;語言文字
小學語言文字的教學應用是一切語文教學的基礎,在小學教學中,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它作為基礎性教學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文字的組合與應用教學就是在為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打基礎,因此,教師要注重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文字的應用,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進行。雖然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文字應用教學的過程中,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也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但是仍然沒有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并且不得其中的要領(lǐng),因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文字應用教學進行淺顯的分析,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
一、分析學習特性因材施教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痹谛W年齡階段的學生,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一個人對學習的態(tài)度可以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起源就是對一件事物的熱愛,是由內(nèi)而外對心理的渴望而產(chǎn)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熱愛的情緒,也就是興趣時,學生學習才會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有了學習的動力才會擁有對知識百折不撓的毅力,主動學習新知識。要想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去,而成功學習到新知識則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找到令學生有探索欲望的知識,區(qū)分每個學生的特性和個性,在各自感興趣的領(lǐng)域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每一次的成功中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也可以擁有與眾不同的特長。如果熱愛后又有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從而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覺性。
二、結(jié)合實際生活中的經(jīng)驗、例子,讓小學生就文字應用擴散開來
小學生的知識體系主要來源于生活,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字——漢字也是從生活中演變而來的,因此,教師要將漢字的教學與實際的生活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高效的漢字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設計中主要將漢字引導回歸到生活中,讓學生主動地去感知身邊的漢字并開始應用漢字,通過不斷地摸索和積累,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漢字越來越多。
三、正確認識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模式
人民教師的作用是偉大的,不管從小學到大學研究生或者更高領(lǐng)域,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對于課堂的進度把握程度具有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有些人只知道上課卻不懂得掌握進度,一直等到期末才趕著上完所有的課,這樣就會給人留下一種不會規(guī)劃人生和教育學生的印象,所以,老師應該在活躍的課堂里掌握好進度,備好教案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逐漸開發(fā)出學生優(yōu)秀的
潛能。
對于小學語文文字應用教育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文字的擴散基礎培養(yǎng)就好比一顆正要長大的小樹正在慢慢長大,但是它的成長是沒有目的的成長,所以老師就好比太陽不但要引領(lǐng)它們怎么長大,而且還有讓它長成一個完美的大樹,并且在小樹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們擁有自主性學習的理念,不能老師或者家長說做什么就做什么。
四、教師以身作則教育小學生良好的應用語言文字
現(xiàn)階段小學的語言文字應用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小學生不知道該怎樣應用有限的文字,即使寫出來也會存在病句,而這些狀況發(fā)生的導引則與計算機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雖說現(xiàn)如今計算機技術(shù)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教師要深刻地明白,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shù)的廣泛使用使得學生不知道如何下筆,讓學生開始依賴網(wǎng)絡,這也就導致教師對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況有所忽視,要想及時地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寫作教育就要正視自身在寫字教學中的心態(tài),謹慎對待。
小學生對教師的感官都是正面的,教師對小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文字的應用與寫作時總會不斷地將寫作風格向教師靠近,所以,教師就要嚴格地要求自身的文字應用水平??梢哉f文字擴散應用教學的成敗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zhì),樹立一個可供學生模仿的好榜樣。
每個孩子都是國家的棟梁,但是為了讓小樹苗長成棟梁,老師還應該懂得因材施教。小孩子的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天使,只是這個天使的內(nèi)心承受能力很小,所以在教育孩子們成長的過程應該盡可能地不讓他們因為每一次的努力而受傷,因為語文的教育是比較感性的,在一名小學生第一次開始寫作文的時候他是比較好奇的,也是比較害怕的,因為他很想知道作文怎么寫但是又怕自己的寫作失敗,所以就形成了既期待應用自己僅有的文字寫作,又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夠得到老師的肯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多加鼓勵,但是也不能盲目一味地鼓勵,也要給予他們一定的壓力和挫折才能使他們越挫越勇。
參考文獻:
李先鋒,董小玉.建構(gòu)明晰閱讀指標體系 有效指導閱讀教學:基于中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閱讀目標陳述框架比較[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