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振
摘 要: 關注課堂細節(jié),是教師課堂敏銳性和智慧的體現(xiàn),是對教學達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與追求。在職業(yè)學校,關注課堂細節(jié),尤其是捕捉有價值的細節(jié),能使課堂教學發(fā)揮出更多的活力,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 語文課堂 細節(jié) 教學質(zhì)量
“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課堂教學中,關注課堂細節(jié),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甚至成就一堂精彩的課。同時,關注課堂細節(jié),是教師課堂敏銳性和智慧的體現(xiàn),是對教學達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與追求。在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本就薄弱,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那么關注課堂細節(jié),尤其是捕捉有價值的細節(jié),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能使得課堂教學發(fā)揮出更多的活力,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符合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雖然基礎薄弱,課堂表現(xiàn)不認真聽課,但是他們好奇心強,精力充沛,思維特別發(fā)散,課堂上經(jīng)常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看似偏離主題,因而特別容易引起其他同學的關注。這時,老師如果能夠意識到這其實是學生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巧妙引導,善加利用,就有可能把本似“起哄”的意外變成了課堂的亮點。既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并參與到課堂中,又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煥出課堂的新活力,成就精彩的一堂課。
記得我在教授胡適的《我的母親》一文時,文中有個情節(jié)是:一個初秋的傍晚,小時候的胡適在家門口玩,他的姨母怕他冷拿了件外套讓他穿,對他說:“穿上吧,涼了?!焙m不肯穿,隨口答道:“娘(涼)什么,老子都不老子了呀。”當學生讀課文讀到這里時,有一些小小的騷動,低聲交談,偷偷笑……我了解他們這種帶點惡作劇和幸災樂禍的心理,故意視而不見,但是當講到這個情節(jié)時,部分學生對“老子不老子”這句話不理解,不明白胡適母親為什么會氣得發(fā)抖。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這句話的輕薄之意,我指導學生根據(jù)前一句話一起理解,并且請學生自己默讀揣摩這一段,學生讀這句話時還是比較拗口,正好班里有個學生是安徽績溪人,和胡適算是老鄉(xiāng),班級學生慫恿他來讀。我順勢說:“那我們就請薛偉給我們朗讀這一段,人物語言最好能用方言來讀,其實方言是最能細膩準確表達感情的語言。也讓我們有機會聽一聽胡適先生的家鄉(xiāng)話。”薛偉本不太樂意讀,但聽我說方言最能表達情感,他就愿意了,而且,他朗讀的這段文字比以前沉穩(wěn)多了,注意到了語調(diào)、語速,十足一個小演員一般,給我們生動地再現(xiàn)了那個情景。他讀完,班上一開始起哄的學生都為他鼓掌了,看得出來,這掌聲是發(fā)自真心的。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同學們都非常認真配合,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課堂教學效果大大超過了我課前的預設。
我想,也許以后,這些學生會記得這篇文章很久很久。課堂上的一些精彩,有時候一開始也許就是一次“意外”,而教師如果做個有心人,能及時捕捉,小心把握,順勢引導,教學就會現(xiàn)出新的活力,這何嘗不是一種精彩?
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無處不在,一個問題,一個眼神,一個微笑,無一不是我們要關注的細節(jié),而作為課堂主體對象的學生,更是我們需要時時關注的,學生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甚至神情變化,有可能就會是一個教育契機的生成。我教的會計班是個不錯的班級,班風學風都不錯,上課學生基本都能認真聽課,做筆記。但有個女孩子,打扮時尚,坐在最后一排,上課基本不抬頭,沉迷于手機。請來家長,效果不顯著,老師們多數(shù)不太管她,我課堂上也基本不提問她。學習《文學是燈》一文講到“英雄也可以有備下的情操”時,我注意到她稍微抬了下頭,很快又低下了。我想:一個長期被大家忽視的女孩子,心里肯定是自卑的。接下來的課堂,我時不時走到她的身邊,每講到文學對人心、人性的啟迪時,都會特意看向她。朗讀課文時,我看到她悄悄問同位什么,然后竟然翻開了課本,從口型看她讀得很認真。我立刻讓她起來為大家朗讀,她不急不慢,聲情并茂,聲音也很悅耳,全班同學對她刮目相看,她也從這次閱讀中獲得了自信。那節(jié)課以后的語文課,她都明顯認真了,很少再玩手機,作業(yè)完成得也很認真,甚至同學們最懼怕的作文,她都筆記工整按時交上來了。
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使教學效果不理想,但實際學生不學習,很多是缺乏學習的自信,幫學生找到自信,建立學習信心,自然就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隨時關注課堂中學生的每一點變化,隨時把握他們的心理,都離不開教師對課堂細節(jié)的關注。
過程決定結果,細節(jié)決定成敗。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許多細節(jié)雖然都是很細微之處,但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對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意義、價值,卻不容小視。只有注意了把握細節(jié)的教育,才是充滿溫暖的,有生命力的,富于人性的教育;注重了細節(jié)之處的課堂,必然是充滿了靈動、有品質(zhì)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語文教育論.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3]雷玲,主編.好課是這樣練成的.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