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1500)
?
淺談高中演奏課中合作教學的運用
劉玲玲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1500)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是音樂實踐中的重要組織形式。高中音樂模塊教學中的器樂模塊在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合作意識、促進其合作能力的形成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筆者以自己開設的琵琶演奏課程實踐為切入點,對于在模塊教學中怎樣合作,有哪些形式既可以讓零基礎的學生能快速加入合作進行了介紹,希望能對合作教學在演奏課中的運用有所幫助。
關鍵詞:合作教學 琵琶演奏課 教學實踐 樂器特點
奧爾夫曾說過:“讓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實踐、一起去創(chuàng)造音樂是十分有意義的。”合作學習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是音樂實踐中的重要組織形式。高中音樂模塊教學中的器樂模塊在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合作意識、促進其合作能力的形成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因為器樂有齊奏、重奏、合奏等多種形式,哪怕是最基礎的演奏技能學習,也是整體的合作演奏,對音的準確性、節(jié)奏、速度等都有要求,需要學生的合作精神,才能使音樂整體有序進行。通過演奏,學生們會懂得要想讓一首樂曲成功演出,就必須各司其職,共同努力才能使團隊收到良好的效果。[1]
在我們現(xiàn)在的普通高中演奏模塊的開設中,主要以零基礎的單一樂器為主,有器樂基礎的學生畢竟只有少數(shù)。常態(tài)的演奏班大部分學生零基礎學習演奏一種樂器,如豎笛、吉他、電子琴等,少數(shù)幾個學生會其他樂器,有時甚至沒有。在這種現(xiàn)實情況下,怎樣合作,有哪些形式既可以讓零基礎的學生能快速加入合作,又不感覺難度提高,還可以讓有特長的學生一展特長,同時還可以兼顧樂器演奏特點,發(fā)揮特色技巧,讓音樂效果更豐富多彩。筆者根據(jù)自身實踐,以琵琶演奏課程為例,總結了幾種方法。[2]
合作演奏的核心是“合”,比起一個人的獨奏來說會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不但要顧及自己的演奏,更要顧及到同伴的演奏,才能合上。對于很多零起點的學生來說,一開始經(jīng)常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演奏自己的音樂,很難同時聽其他人的演奏,因此,我們可以運用聯(lián)奏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聽”。聽別人的速度、力度、進度等,再加入自己的演奏,共同完成整部作品。
例:《中把位音階練習》
音階練習是樂器演奏中必不可少的,是樂曲學習的基礎,但缺少音樂性,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感覺比較枯燥,因而非常適合作聯(lián)奏練習。學生們可以每人彈一組音,接龍而下,既熟練了音位,又必須始終聆聽關注其他人的演奏,訓練了“聽”。同時可以加入一些獎懲措施,增強游戲性,讓學生感覺在玩,也增強練習的動力。
聯(lián)奏練習還有一種變化方式:對答呼應,兩組學生一問一答,相對演奏,這種方式也非常有趣,學生演奏的興趣很濃。
例:《金蛇狂舞》片段
這段是《金蛇狂舞》有名的一段,不但有對答呼應,還有螺絲結頂?shù)奶攸c??梢苑謨山M一問一答,降低了演奏的難度,讓學生能快速學會作品,又能很好的感受到樂曲的特點。最后樂曲越來越短,匯成一句,兩組學生齊奏,感受樂曲高潮部分的音樂色彩。當然,本首作品還可以加入幾樣打擊樂器,也采用對答的形式合樂演奏,沒有基礎的學生也可以完成,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不同樂器合奏的效果,擴展訓練了“聽”。[3]
每種樂器都有特色的演奏方法,這也是樂器音色辨析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學習演奏的重要組成部分。琵琶作為彈撥樂之王,其技法非常豐富,音樂表現(xiàn)力很強,是琵琶演奏學習中的特色,也是鑒賞樂曲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很多的技法都分散在不同的樂曲中,技法不難,但如果演奏出現(xiàn)的樂曲片段卻很難,而且過于分散。因此,筆者嘗試在演奏簡單樂曲中,加入不同技法練習,來解決這個問題。
例:《金蛇狂舞》片段
從譜例中可以看出,此段雖然譜寫成合奏譜形式,但其實音沒有變化,只是改變了技法:1部是基礎的彈挑,2部是遮分的連續(xù)運用,3部是掃弦的演奏。學生可以一起練習旋律,了解音樂的基本情感。在旋律熟悉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不同的技法,體驗不同技法演奏的特點,進而用不同形式又鞏固了音樂主題的學習。在熟練的基礎上可以“合”,可以1、2部合,也可以2、3部,也可以1、2、3部合,演奏的效果是不同的,可以讓學生說說體會,以及不同的組合出現(xiàn)在樂曲的什么部分,為什么這樣組合。這種合作的方式較簡單,演奏難度不大,但效果很好,可以很好的完成課標中“感受器樂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美感”的要求。[4]
輪奏是讓演奏者分成幾組,按一定時距先后演奏同一旋律。輪奏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不學習新的旋律的情況下,感受合奏的效果。學生想要完成作品,除了要熟練掌握樂曲的演奏,更要學會聽別人的演奏來調(diào)整自己的演奏狀態(tài),尤其需要控制好演奏的速度及節(jié)奏,始終跟上本聲部的演奏,不能停頓。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個體差異是肯定存在的,在輪奏的演奏中,可以做適當?shù)淖兓?,提升較好層次學生的演奏水平。
例:《驚愕》片段
如譜例中所展現(xiàn)的,樂曲的主題很簡單,演奏難度不大,只要控制好節(jié)奏就可以了。在初期的輪奏訓練中,可以1部和2部都演奏1主題,只要相差4拍即可。等學生適應后,可以讓較好層次的學生演奏其他聲部,234部的音都沒有變化,只是改變部分節(jié)奏,以此提高他們的演奏水平;而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循環(huán)演奏1部,以此打牢基礎,這也符合課標中對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的要求。練習的初期,肯定會有學生不顧及別人,按自己的情緒、速度演奏,
使整個演奏變得混亂,尤其是1部的基礎,會出現(xiàn)搶節(jié)奏,加快速度的情況,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就能學會小組抱團,能聆聽本組的演奏來調(diào)整自己的演奏狀態(tài)了。所以說,這樣的合作演奏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完善的性格,有很大的作用。[5]
合奏應該是器樂演奏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同時也對學生之間的合作及配合要求很高。合奏時每個學生都要高度集中精力,不但要演奏好自己的聲部,還要密切注意其他聲部的音響,整個樂隊的演奏效果,每個演奏者都要有整體感,而不是一個個個體。當然,想要合奏能夠較好完成,首先作品必須是學生能夠完成的,難度適合,同時教師的處理排練也非常重要。
例:《櫻花》
排練作品時,首先根據(jù)合奏譜中每個聲部的難易程度給學生分組,盡可能減少他們技術上的負擔,使每個學生對所演奏聲部都游刃有余。如例《櫻花》一曲中,1部和2部較簡單,分給兩組平均的學生,而3部較難,挑較好的學生一組,也可以教師演奏,共同參與合作。在合奏過程中要針對出現(xiàn)的節(jié)奏錯亂、聲部不齊、錯音等現(xiàn)象,因勢利導,通過讓學生傾聽正確配合產(chǎn)生的良好音響與配合失誤的音響缺憾兩種不同的合奏效果,使學生建立和聲感,也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因為在合奏演奏中,往往一個人的失誤會拖累整個團隊,直接否定所有人的努力成果。而有了合奏時相互合作的基礎,加強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也會對學生日常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使他們能更好的團結同學,融入集體。
如前所說,現(xiàn)有的演奏模塊教學主要以單一器樂、零基礎演奏為主,合作的內(nèi)容和形式一般以上論述為主,但模塊的開設肯定不止一個,那么跨模塊合作就有可能了。筆者所在學校共3個模塊6個班(演奏:琵琶、電子琴、鋼琴;舞蹈;歌唱:1班、2班)同時上課,為跨模塊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以琵琶演奏為例,可以和鋼琴、電子琴合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特點以及合奏的和聲之美,反過來也能通過對比進一步體驗到琵琶在合奏中音色的表現(xiàn)力;當然,也可以和歌唱模塊合作,值得注意的是,要突出自身器樂的特點,比如合作排練的《楊柳青》《無錫景》等曲目,就能很好的展現(xiàn)琵琶的音色特點,讓學生融入江南絲竹的情境之中或?qū)嵺`感受蘇州評彈的曲藝特色;舞蹈模塊也合作過,比如為舞蹈配樂《打起手鼓唱起歌》《阿拉木汗》等等。靈活多變的合作方式,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合作的興趣,形成音樂合作的欲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練習的動力,也是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
“高中學生嘗試音樂創(chuàng)作是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途徑,是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潛能的過程和手段。這種學習對于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边@是普通高中音樂課程中對創(chuàng)作的界定,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的意義重大,因此在平時的合作演奏教學中就需要有意識的鼓勵自主創(chuàng)作。
例:《金蛇狂舞》片段
在樂曲學習演奏后,可以發(fā)給學生幾樣打擊樂器,讓學生選擇兩件樂器自己創(chuàng)編節(jié)奏打擊,實踐效果不錯:
如圖中,紅色節(jié)奏選用的木魚,黑色節(jié)奏選用的是鼓,綠色部分為合奏,雖然創(chuàng)作的很簡單,但是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者和琵琶一起演奏,良好的效果極大的促進了學生的熱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改版旋律,學生的反映也很熱烈,有改變音區(qū)的,有改變節(jié)奏型的,也有植入新技法的等等。通過自主創(chuàng)作,學生的熱情高漲,希望能聽到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的演奏,也同時增強了合作演奏的欲望和動力,
合作演奏是器樂演奏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需要長期的合
作實踐,才能使演奏者的合作意識得到加強。這也要求我們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訓練中有意識的、循序漸進的、靈活多變的開展合作演奏,讓學生能學會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部音樂作品,并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演奏技法,增強自身的信心,使學生體驗到合作演奏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侯小林.張俊婷《民族器樂“重奏訓練”的應用與研究》 《大舞臺》2012年第4期.
[2]《淺談合作教學在音樂課中的運用》 《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年第7期.
[3]李希先 《器樂合奏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中國音樂教育》2001年第6期.
[4]伊曉軍. 江有標《從演奏教學中學會合作》 《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第16期
[5]瓊瓊 《分層合作教學在鍵盤樂器集體課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