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蘭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探索、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就是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及語文學科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欣賞和品味。課堂應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變教學為導學,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開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能力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如果把知識比做金子的話,那么自主學習能力便是點金術;如果把知識比做魚的話,那么自主學習能力便是捕魚的本領。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而言的?!白灾鲗W習”是指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
動性和獨立性的思維比較弱,不懂得自主學習。而國內,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總體現(xiàn)狀初步分析為:小學低年級自主學習能力幾乎為零;小學中年級學生的概括、比較、歸納、綜合、分析等各項能力都比較差,幾乎處于零級的狀態(tài)。在小學生當中,僅僅只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而數(shù)據(jù)顯示,小學高年級,例如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初步的自學能力,在教師事先不作任何說明的前提下,利用15分鐘自己看教材,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學生能抓住學習重點,能較為準確的理解知識。
三、確立語文教學的自主教育觀,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
“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使學習者“成為他們獲得的知識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葉圣陶先生也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自學自勵?!苯逃龑W認為,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不僅接受教育,同時還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終生愛好學習的自主學習者。語文教學應確立“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從思想上徹底轉變指導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確立自主學習的地位。這是重要前提。
四、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
1.讓孩子意識到學業(yè)是自己的事情。很多孩子白天在學校聽老師講課,晚上家長在家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周末還要上興趣班,成績不好或者六年級的孩子還要上補習班。對于他們來說,學習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事了,學校有老師監(jiān)督,在家有家長,自己都是出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嚴重的說,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本能已經(jīng)喪失。而造成這個局面的,最大的影響者是學生家長。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多與家長溝通。很多家長都不相信他們的孩子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逼著孩子去學習,而實際上孩子是有探索知識的欲望。事實證明,主動學習獲得的效率是最高的,而被動學習效率有時候是零甚至是負分,因為很多家長在家里逼著孩子坐在房間里學習,但是孩子的大腦的記憶系統(tǒng)是關閉的。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是要讓孩子意識到學業(yè)是自己的事情。他們是要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小學生經(jīng)過前四年的小學學習,在當前的應試教育的模式,以及有些家長對學生的“脅迫式學習”下,可能對于學習已經(jīng)開始淡化興趣。所以,作為老師能做的就是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3.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前的教學模式是,課堂上黑板白字,教師在講臺上板書,自覺的學生在下面記筆記,不自覺的學生在開小差,課堂教學枯燥,效率低。現(xiàn)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些地方開始使用投影儀進行PPT的演示,但是這是不夠的。科技在進步,我們的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當今教學的途徑是各種各樣的,選擇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特別是幫助這個階段好奇心重的小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4.小組合作,培養(yǎng)團隊意識。國外研究教學時候,學生以3到4人為一組為佳,由于我國特殊性,我們可以采用4或者6或者8人組成一個雙數(shù)小組。因為雙數(shù)小組有利于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不會有落單的現(xiàn)象。教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討論交流。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自主學習,增強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5.教師“穿針引線”,引導學生正確的自主學習能力。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只是傳到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老師只是起到了引導和點化的作用。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自己主動的去擴展自身的知識面才是重要的。比如備課的時候,我們選取的視頻片段,達到我們所需要的教學目的就好,課堂上播放的時候,在視頻小高潮的地方戛然而止,讓學生課后自行觀看。感興趣的學生就會在課下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感想的交流活動,學生將自己看書的感想表達出來,與其他學生進行思維碰撞,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五、要充分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
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在獨立學習時選擇較熟悉的學習方法。使其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而不能用一種方法去限制學生。同時還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難度。教學是因人而異的,不能強迫學生,否則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設計彈性的、多層次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難度學習。
六、結語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持“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的原則,引導學生善思、會思,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意識地在課堂控制中運用各種策略,培養(yǎng)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探索、學會創(chuàng)新,那么語文課堂教學就能勃發(fā)出生機和活力,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尹怡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G],山東師范大學.2007.
[3]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1年10 月北京第1版.
[4]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 學科教育 NO.6 2000 第7頁——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