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彩?。ê颖笔【蘼箍h實驗中學,河北 巨鹿 055250)
?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靳彩省
(河北省巨鹿縣實驗中學,河北 巨鹿 055250)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資源也在不斷豐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也為課程改革提供了便利條件。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有效整合在一起,既能豐富課程資源結構,又能促使課程資源不斷得到優(yōu)化,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有效整合在一起,能使教學內容更趨于現(xiàn)實。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作為有利的教學工具對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視野范圍很有幫助。
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首先需要做的是做好備課工作,主要包括:寫好教案,理清思路;熟悉操作,運用自如;精心制作課件,運用時要把握好度等。教師要明確這樣一個道理:制作課件的最終目的是為課堂教學服務,如果可以使用實驗代替,就沒必要用課件展示。在使用課件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大屏幕與講臺之間,這樣利于自己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便于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制作不同內容的課件,根據(jù)物理教材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
設疑引探模式是使用計算機直觀形象的優(yōu)點創(chuàng)設相關的疑點,為學生的探索猜想提供相關的模型與驗證,為學生逐步理解物理概念以及相關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提示其規(guī)律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學生也能通過對多媒體展示出來的內容進行觀察、思考抓住模擬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原來的事物相關、相連之處,繼而展開分析、比較、概括,從根本上加以認識,并形成概念,掌握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
例如,在教學關于“物質比熱”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就“燒開水過程吸熱多少與哪些因素相關”的問題展開討論,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去猜想,之后再結合課件的展示、模擬演示讓學生通過對水加熱時間的長短、水升高溫度是多少、水的質量是多少等加以比較、分析。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出熱量與其他幾個因素的數(shù)量關系。此時,教師再適當提出新問題:不同物質吸收熱量多少是否相等?之后,通過模擬實驗的演示過程,師生一起分析、總結,得出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抓住最后一步的模擬實驗過程,順利引入物理概念“比熱”。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實驗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既能有效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而且還能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教師在教學時,輕輕點擊鼠標,則能進行大量演示。演示微觀現(xiàn)象更利于學生對宏觀自然現(xiàn)象、物質運動等的理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對探究分子水平的微觀世界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之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如果不容易理解,就更不可能掌握了。但是,巧用多媒體技術則能輕易將肉眼看不見的微觀現(xiàn)象展示在眼前。在教學分子運動論的知識點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之間的間隔等,這樣既生動形象,又能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如在講解“電解質導電的原因”相關知識時,教師也可以用課件作如下演示:氯化鈉中本身存在帶正電的鈉離子與帶負電的陰離子(用不同顏色的球體表示),但是這些離子之間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不能自由進行移動;但是,加入水后,由于水分子的作用,離子則開始變得能自由移動了;通電后,陰離子(Cl-)向陽極移動,陽離子(Na+)向陰極移動,而且接在電路中的電燈也開始發(fā)光了。通過觀察,學生則能領會電解質中本身存在離子,電離在加水或者加熱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自由移動的離子,但是并不是通電后生成的結果,明確了導電與電離之間的相互關系。
物理學科的知識點較抽象,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有限,因此,很多學生感覺物理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但是,信息技術課件輔助教學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分析“磁現(xiàn)象和磁場”這一內容點時,磁現(xiàn)象與磁場的概念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對生活中的磁現(xiàn)象理解起來也很困難,對一些天體的磁場以及相關的自然現(xiàn)象等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但是他們對直觀的圖片具有較強的理解力。這時,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將磁場以及天體磁場和與之相關的自然現(xiàn)象等通過圖片形式生動形象地演示出來。形象的演示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并且熟悉掌握,這樣也利于他們更直觀地去了解地磁場的分布、地磁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太陽與月亮等天體的磁場形象展示出來,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有效拓展他們的課外知識。
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有效整合需要師生明確其整合所發(fā)揮的價值與意義,這樣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當中,明確兩者間的有效整合,同時有利于教師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為最終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獲得大幅度提高做好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姜青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一點體會[J].現(xiàn)代閱讀,2013(2).
[2]劉李杰.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2(5).
[責任編輯 齊真]
The Effectiv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hysics Clas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JIN Cai-sheng
(Julu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Julu Hebei,05525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sources are also constantly enriched.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curriculum reform.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physics teaching effectively,it can enrich the contents of physics teaching,and als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structure,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istanc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0-009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