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介揚,林順南(.齊魯理工學院,山東 濟南 5000;.福建省華安一中,福建 漳州 363800)
?
理論與方法探索
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幾點思考
林介揚1,林順南2
(1.齊魯理工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2.福建省華安一中,福建 漳州 363800)
摘 要:體育課運動負荷是指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身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如何正確理解和實施運動負荷在體育教學中至關重要。本文以區(qū)別對待、發(fā)展、彈性和變化視角為出發(fā)點,闡述如何合理地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
關鍵詞:體育教學;運動負荷;合理;思考
體育課運動負荷是指學生身體在課中完成練習時所承受的生理負荷。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機體安全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作用。從運動生理學角度上說,運動負荷是對生物機體刺激的過程,超過機體正常的生理范圍的過強刺激對學生的機體健康和安全可能就是一種傷害,而過弱的刺激雖然不會造成傷害事故,但是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也無建樹。因此,體育課所追求的運動負荷就是一種在生理范圍內適宜的、較大的、多次重復的機體刺激過程。
區(qū)別對待簡單地說就是要解決同一運動負荷有些學生可能吃不飽、有些學生可能吃得過飽的現象。技術動作相同且數量相等的練習對于不同學生個體來講就會產生不同的運動負荷,其所表現出來的生理指標的變化是不一樣的。技術動作相同、同等數量的練習對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同一個學生個體來講,其表現出來的生理指標的變化也是不一樣的。即同一運動負荷對不同的學生以及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所承受的生理負荷顯然是不可能一樣的,它對于不同的學生可能是超生理范圍,也可能是在生理范圍內的下限,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很微弱。因此,不能單純地以某一指標籠統(tǒng)地確定每個學生的運動負荷。正確的做法是以區(qū)別對待的眼光來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在條件許可下盡可能地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運動負荷,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運動負荷,這才是一種科學地對學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
體育教學要遵循人體機能適應性規(guī)律,一堂課或者一個階段的教學過程機體的能量儲備經歷了工作階段—相對恢復階段—超量恢復階段—復原階段等適應性過程。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就是針對這個適應性過程,向體育教師提出在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時,要滿足“使下次課的運動負荷安排在上一次課后的超量恢復階段水平并對上次課所學習的技術、技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這樣一系列體育課效果的積累,產生了相對穩(wěn)定的功能適應性變化,可有效地提高學生機體功能水平”和“隨著體質的增強及對原有運動負荷的適應,為進一步提高鍛煉和訓練的效果,需要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逐步增加運動負荷”的要求。舉個很顯然的例子,某生每天堅持慢跑1 000m,一段時間后就會感覺跑起來輕松多了,說明該生這時的身體機能已經對1 000m跑基本適應了,接下來就必須有計劃地、適當地增加跑步的距離或縮短1 000m跑步時間,才能使身體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就是這個道理,使學生的機能在“不適應—適應—鞏固—加大負荷—不適應—適應—鞏固—加大負荷”的循環(huán)練習中和諧的螺旋式向上發(fā)展。
運動負荷的安排和調節(jié)應體現彈性,它符合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原則。我們知道,不同學生個體的運動經歷、體質健康狀況、當天的身體狀況、技術水平、訓練程度、性別、性格、情感和態(tài)度等各種因素的存在對于課堂運動負荷的需求是有差異性的,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對運動負荷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這要求我們在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時候應做到區(qū)別對待。既要做到區(qū)別對待,又要使安排的運動負荷面向全班幾十個學生,在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時候要存有一定的彈性范圍。比如,某個動作的練習規(guī)定每人3~5 次/組,練習的組數相同,建議不宜簡單地硬性規(guī)定某個動作每人必須完成幾次。當然,這種彈性運動負荷的實施是在建立在學生練習自覺積極的基礎上的。
4.1根據運動技能形成的階段和課的類型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
運動技能形成包括了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和自動化階段。實踐課
有新授課、復習課或綜合課之分。運動技能形成的階段不同和課的類型不同,學生對運動負荷的需求就不同,教師就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運動負荷,才能滿足學生機體能力提高的需要。一般情況下,泛化階段和新授課的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動作僵硬、多余、有勁使不上、心情緊張等造成機體的能量儲備消耗大,運動負荷宜小些。鞏固階段和自動化階段的運動負荷動作趨于熟練、協(xié)調,甚至是下意識地完成,機體的能量儲備消耗少,教師的講示少,學生運動時間增多,運動負荷宜大些。分化階段的能耗量也稍大,運動負荷不宜增大太多。復習課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是第2次課復習第1次課的新學技術,運動負荷的安排不宜增加太多,如果復習課相當于鞏固階段和自動化階段,運動負荷宜大些。
4.2采用變換練習法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
這里所講的變換練習法指的是廣義上變換練習法。我們可以采用變換身體練習的要素中的各個子要素達到改變練習的強度、練習的數量、練習持續(xù)的時間和練習的密度的目的。也可以通過采用各種或多種不同的練習方法(如重復練習法、間歇練習法、變換練習法等)達到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的目的。
體育課中教師一般要對學生的對運動負荷的適應性進行監(jiān)測,監(jiān)測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通??梢圆捎蒙碇笜藴y定法,以心率測定最為方便。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常常以10s心跳頻率作為控制運動負荷的方法。心率測定應做到第一時間對有效測定對象實施測定和記錄。其次,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對練習前后的自我感覺變化進行描述和進行外部觀察和記錄。
每堂課運動負荷的安排和調節(jié)是否合理關系著每位學生的體質健康,安排和調節(jié)每堂課的運動負荷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每位體育教師開動腦筋,在人體認識事物規(guī)律、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人體機能適應性規(guī)律、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guī)律和青少兒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指導下,以區(qū)別對待、發(fā)展、變化和彈性的眼光看待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體育課運動負荷,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的體育課運動負荷,有效地增進青少兒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 1 ] 體育理論教材編寫組.體育理論[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 2 ] 運動生理學教材編寫組.運動生理學[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 3 ] 蘇肖睛,陳琦,關文明.體育教學原理與方法[ M ].北京:長征出版社,2000.
投稿日期:2016-02-11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118-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64
作者簡介:林介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