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傳龍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展開,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縣城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師,雖然在教學上取得了一些進步和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教學方法陳舊,對新教材處理能力不強,電化教學能力欠佳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教學工作,必須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以下粗談幾點教學體會:
一、擯棄舊觀念,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作為一名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勇敢地拋棄落后、陳舊、唯我獨尊的陳舊師生關系,建立起新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老師要淡化權威者的角色,強化引導、服務的角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一些觀點、看法,只要合情合理就應該給予肯定。即使錯誤的觀點,也不要輕易否定,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課堂。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腦、電子白板的廣泛應用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圖文并茂,影音俱全,學生身臨其境、耳目一新,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準備的課件中應當注意搜集與時政相關的素材。比如在九年級的“參與政治生活”中,我列舉習近平主席及夫人彭麗媛出訪歐洲、聯(lián)合國大會、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等,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視頻和圖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展開討論。最后我根據(jù)教材進行歸納總結,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把課本上的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
初中思想品德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突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很強的時代性,如果一味地強調(diào)教材,就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師把社會問題、社會熱點、身邊事跡、國家大事貫穿到教學中去,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例如:臺灣大選、審判周永康和薄熙來、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等都是學生關心的事情。又如學生們在學習八年級“學生合理消費”,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消費過程中應注意什么。有的學生說:“有多少用多少?!庇械耐瑢W說:“我就喜歡買名牌?!庇械娜擞终f:“我愿意花錢買吃的,但是舍不得花錢買書。”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引導和總結,得出結論,學生要學會合理消費,特別在消費中注意精神消費。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熢诮逃虒W中,首先要分析了解學生;其次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再次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同學們對自己的行為不斷矯正,規(guī)范自身言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才能去分析和解決各種問題。
五、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
素質(zhì)教育,對我們教師而言實際上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jīng)驗,向書本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教學培訓,鉆研現(xiàn)代教學理念,掌握現(xiàn)代教學方法,特別是電化教學,比如多媒體的運用,電子白板的使用,電子課件的制作等。還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用自己的道德品行影響自己的學生。在言談舉止上要做到為人師表、誠信做人、踏實做事。
六、根據(jù)學情和目標,設計學生活動
例如,“不同角色,不同責任。”
1.每位學生準備五張小卡片,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現(xiàn)在扮演的五個小角色。如“學生”“子女”“朋友”“同桌”“姐妹”等。
2.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不超過六個人。要求每個學生以此出示五張小卡片,說出每種角色應當承擔的責任。
3.說說自己最珍惜的角色及其理由。
4.小組活動結束后,在全班交流討論結果,并請部分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些活動是否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不僅與活動過程的設計有關,與學生學習評價的設計也有緊密的關系。在該案例中,教學設計每位學生準備五張小卡片的初衷就是讓學生理解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但是如何對學生參與這個活動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教師要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總結,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七、初中生的個別差異與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包括八種智能:語言、邏輯數(shù)學、空間、音樂、肌體動覺、人際關系、自我反省、自然觀察。每個人在各種智能水平上存在著差異。由此可見,初中生是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有差異的個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認知方式上的個體差別,利用不同認知方式的互補性進行教學,了解和尊重學生的認知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第一,在平時教學中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應當徹底改變現(xiàn)在教學中只照顧獲得高分的學生而忽視低分學生的做法。第二,摸清班級學生的差異現(xiàn)狀。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背景狀態(tài)、教育起點、發(fā)展目標、出現(xiàn)目前狀態(tài)的原因進行認真調(diào)查分析和判斷,摸清線索,有針對性地設置教育教學方案。第三,堅持導優(yōu)補差的原則。引導學生構建優(yōu)勢學科的知識體系,并將其遷移到弱勢學科的學習中來。
總之,新課改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以適應教學需要。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安徽省全椒縣南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