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惠春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為了學生日后學習高階段語文奠定基礎,同時小學語文教育能夠直接影響到日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可見其重要性。而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常常會忽視對小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導致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朗讀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也成了當今一線教師所面臨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朗讀;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08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逐漸認識到朗讀訓練對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利用朗讀中的語言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打開學生的思維之門,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通過朗讀可以快速有效的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使得語文課堂氣氛被充分調動起來,并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和影響力。
1.朗讀對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性
1.1 朗讀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學習任務,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語言學習的過程,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語言本身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而朗讀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有效手段,通過朗讀的方式,可以讓小學生快速分析出文章的結構,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內容,并充分受到文章中優(yōu)美詞句的感染。小學生經(jīng)過反復的朗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反復朗誦的內容脫口而出,并能夠將其轉變成自己的語言,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1.2 朗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小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需要教師恰當?shù)囊龑Ш鸵欢ǖ睦首x訓練。小學生在語文課文朗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可以簡單的將其分為"讀"和"寫"這兩種方式。我們這里所說的"讀"就是本文所介紹的"朗讀",而"寫"就是書寫,這兩種方式相輔相成,從而共同發(fā)展。但是其中"讀"是"寫"的基礎,而"寫"的"讀"的最終目的,如果沒有"讀"作為基礎,那么"寫"就沒有立身的根本,就無法發(fā)展起來,由此可見,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得小學生朗讀能力的發(fā)展能夠促進小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1.3 朗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當前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以朗讀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經(jīng)過對文章的反復誦讀,可以逐漸體會到文章的意境,并從中吸取到作者是如何分析問題,而又是通過哪種方式解決問題的。每一篇語文課文都是作者經(jīng)過深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觸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小學生經(jīng)過反復地朗讀語文課文,不但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考方式,同時還能夠在耳濡目染中產生自己的思考軌跡,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2.1 用文章中的"情"感染學生。情感的充分發(fā)揮對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引發(fā)小學生情感是培養(yǎng)其朗讀能力的首要任務。一篇成功的文章常常會被作者賦予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作者所表現(xiàn)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熏陶,在情感體驗中講授語文知識并講清道理,使其受到教導。教師要善于利用文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豐富情感,使學生受到感染,讓學生能夠把自身的感情寄予到文章中,使得學生與作品"情感互通",使之達到情感的共鳴,這樣的朗讀更加富有韻味,也更加深刻。
2.2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時,教師的示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示范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把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思想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師在進行示范朗讀時,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通過運用情感、聲音、音調等方式,使得文章的朗讀更加跌宕起伏、擲地有聲,并讓學生受到感染,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
2.3 加強對學生教學的引導。在任何的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而朗讀也不例外。由于受到語文模仿特點的影響,因此教師的范讀是直接也是最為便捷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范讀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對朗讀的重視程度,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要朗讀的欲望。然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朗讀課文時不一定能夠理解文章的含義,這就需要教師一定要講解清楚、細致,讓小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朗讀。
總之,通過實踐表明,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不僅可以更好的讓他們理解課文內容,深入思考,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大聲朗讀的好習慣,并將朗讀貫穿在整個語文教育的始終。
參考文獻:
[1] 丘素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吉林教育. 2016(10)
[2] 馮振力.小學語文教育之心理健康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