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高一階段是學生適應高中生活,開始全新一輪的學習并為今后的科目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多數(shù)學生在步入高中的初期,都是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奮發(fā)向上,擁有改變自己、提高自己,并正確考上理想大學的強烈愿望。但是在實踐的學習中,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過程并不那么一帆風順。就拿高一物理的教學策略而言,主要從做好初高中知識銜接、提高學生的物理興趣和加強解題的規(guī)范要求三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高一物理;教學策略;初高中;興趣;解題
物理難學恐怕是每一位高中生的心聲,有多少學生是因為物理這只“攔路虎”擋住了學習的進程,甚至于在文理的選擇中偏向了文。分析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對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理教學無論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對于學生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高一物理的實踐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學會探索和掌握物理學習方法,成為我們當前每一位物理教師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一、做好初高中知識銜接
學生在升入高中后會發(fā)出“物理難學”的感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初高中物理之間存在的“臺階”。這個“臺階”不僅單純表現(xiàn)在物理教材內容的增多和教學難度的提高,更體現(xiàn)在教師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能力、思維方法以及心理特點的差異上。例如,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和現(xiàn)象基本上都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學生對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現(xiàn)象,更容易學習、理解和掌握。但是在高中階段,物理知識逐漸變得抽象、繁雜且多變,很多現(xiàn)象都與學生的日常聯(lián)系不是非常緊密,甚至于生活中很少會遇到的。這類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開動抽象思維,掌握歸納整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同時更需要具備科學的想象力。因此,在高中階段,期盼學生自主調整并一下適應過來是不可能的。教師要做好初高中的銜接,降低“臺階”,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此外,現(xiàn)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已然在物理知識內容和問題的難度上為進一步實現(xiàn)初高中教學的有效銜接做了相應的調整,降低了要求。
二、提高學生的物理興趣
“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學生一旦對物理的學習產生興趣,那么就會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不僅表現(xiàn)為學習積極、主動,還想學、愛學,能有效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形態(tài)。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物理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嘗試和實踐的幾種方法,以期拋磚引玉。
1.有效利用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學科,但是很多時候,或是由于實驗器材的匱乏,又或是由于課時上得過分緊張,大多數(shù)教師基本上都會選擇“說實驗”的方式來代替“做實驗”,學生本應有的直觀體驗和操作也變成了“死記硬背”。這樣枯燥的教學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會根據教學要求,盡量多擠出時間來設置一些新奇的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如,在授課之初,學生剛從課間坐到教室,騷動不已,神兒還沒有從興奮的課間回過來,這時,巧妙地引入一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簡單、神奇、有趣的小實驗,不僅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伏筆。這樣一來,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學習的角色,聚精會神。
2.注重教學藝術應用
“親其師,信其道?!苯處熓鞘谡n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對于這堂課、這門課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教師在“投壺”,學生就像是一個個敞著口的、等待投進的“壺”,學習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藝術的應用,懂得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語言和行為,授課時,語言風趣、幽默、富有感情,深深吸引學生的同時,又讓學生得到放松和自由。
三、加強解題的規(guī)范要求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家的管理需要法度,班級的管理需要制度,同樣,物理的學習也需要規(guī)范。我認為,高中物理的規(guī)范包括三個方面:思想和方法的規(guī)范;結題過程的規(guī)范;物理語言和書寫的規(guī)范。如在高考的得分判定中,不再一味地只看結果,而是更看學生的解題過程,根據學生寫出的演算步驟,給予相應的分數(shù)。因此,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也應加強學生解題規(guī)范的要求,主要應抓好以下幾點:(1)在力學問題中,要求學生必須畫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圖,因為這是學生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所在。在日常的解題中嚴格要求,培養(yǎng)學生正確、良好的畫圖習慣;(2)規(guī)范書寫字母以及物理符號。很多學生書寫潦草,有時候自己返回去看都不知道是什么,這樣很容易造成解題的失誤;(3)對于必要的文字說明一定要進行詳細、明了的闡述,這也是對學生物理語言的培養(yǎng)和訓練。在很多的物理問題中,文字補充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學生認為自己心里明白,就不必寫出來,但是遇到需要表達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表明自己的意思,詞不能達意,嚴重影響解題的得分。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