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生
初中階段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促進全體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個性健康發(fā)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為今后的繼續(xù)學習打好必備的基礎。而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呈現(xiàn)非明確狀態(tài),因而其學習興趣就顯示波動性。這就需要教育者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動機逐步趨于明確和穩(wěn)定。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題教學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有了興趣就能克服困難,探究科學的奧秘,有了興趣就能全神貫注地積極思維。有了興趣學習就可以不成為負擔,而成為其執(zhí)著地追求。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讓學生學好英語,興趣是關鍵。尤其是初一英語教學中,極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只有把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到“樂”的境界,才能給“教是為了不教”鋪平道路,開拓前景。下面談談我在這方面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一、努力提高老師自身的素質
老師的基本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老師應力求語音純正,語言生動,教法靈活、音量適中。英語是一門語言課,活動課,教師應提倡學生在練習對話和復述表演時不僅要動嘴說,而且要動手做。老師的教學藝術就在于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將自己豐富的情感融入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并通過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引起他們的憐憫感受和學習興趣。
二、克服畏懼心理,融洽師生感情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用童心和愛心,架起師生情感的橋梁。如果我們把學生當作朋友,彼此之間就有一種親切感。課堂上師生之間充滿友愛與平等,師生間的距離減小,真正從心理上互相走在一起。所以上課應臉帶微笑,以誠相待,悉心輔導,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獻上自己的愛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他們的尊重。
三、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體驗成功感
英語是一門文化課,更是進行交際的重要工具。因此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法、詞匯,更重要的是利用它能進行交際。初一是起始階段,學生只要聽到別人說英語,電影、電視中說英語就會感興趣,都想躍躍欲試。教師上課盡量說英語,利用表情、動作使學生在英語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同時開展課堂“三分鐘英語演講”活動,要求學生盡量用上所學知識。內容可以前一天由教師定,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發(fā)揮。教師努力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加以肯定,予以表揚。如“你真棒,very ?good!”等,使學生的興趣得到鞏固。因為教師對學生的一點愛,一絲絲贊揚都是對學生最珍貴的禮物。同時盡量使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如日常遇到的問路,買東西,生日party等。另外也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用英語講些小故事、小幽默,使課上得精彩些。
四、盡可能使用直觀教學手段及充分利用多媒體
直觀教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學生易理解,樂于接受,印象深刻。利用直觀教具、實物等創(chuàng)造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中,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同學接受和領悟快。如在講七年級第六單元,老師首先拿出一個實物梨介紹:This is a pear.接著問:Is this a pear?待同學回答完畢后,再把梨藏起來,又問:Where is the pear?請同學找出又回答:Its here.通過這種實物和句型相結合的方法反復訓練,文中出現(xiàn)的6個新單詞(pear,cake,banana,apple,orange),學生會很快掌握音、義。之后,讓同學們在課前準備好的6張小紙條上迅速寫下這6個單詞,再與自己所拿的實物對號入座,通過這種活動,大多數(shù)同學對詞的音、形、義掌握很好,緊接著趁熱打鐵,用準備好的包和6種實物進行“Touch and guess”的游戲來進一步鞏固新單詞。通過實物,使學生在語言、實物、情景之間建立直接的聯(lián)系,以發(fā)展學生的言語能力。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guī)律,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景,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有身臨其境之感,以此催發(fā)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開展好英語課外活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好奇心,記憶力強,愛模仿,只有生動有趣的內容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從玩—聽—說—用中層層深入,突破重難點,形式活潑生動。所以我建立了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他們用英語唱歌、跳舞、書法展、作文比賽、講故事、看圖說話、英語小品賽、接龍游戲等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提高其聽、說、讀、寫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形成了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學路子。
六、用實踐證明英語的重要性
什么東西只有用時學起來才會有動力。由于受商品經濟、受打工潮和棄學經商的影響,大多數(shù)農村學生對英語學習認識不夠。普遍認為英語在農民生活中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從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思進取。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應收集一些家用電器等的使用說明書、標志等日常生活有關英語的內容,將之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同時結合一些國際熱門話題,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社會的需要都離不開英語,從而樹立他們強烈的愿望和濃厚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通過多種手段,激活課堂教學是提高每個40分鐘的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英語教學中還有許多好的方法,我們只有博采眾家之長,尋求適合當?shù)靥厣慕虒W方法,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使他們自覺地、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這樣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素質才能得以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