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莉
在課程改革中,一年級的新實驗版教材既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又具有很強的生活趣味和兒童情趣,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困難,特別是一年級的識字教學,由于識字量大,教學課時安排少,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這成為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觀形象的因素,利用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在觀察、聯(lián)想、比較、思考、游戲中生動愉快地識字,有效地激發(fā)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促進其思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從而使識字教學事半功倍。
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礎上、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而逐步形成的。它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基本采用學生感興趣、令他們興奮的識字方法進行教學。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蚴莾和奶焯?,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wěn)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因此,我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讀詞賞畫”、“讀文找字”、“孿生聚會”、“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選難認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例如:“玩玩字卡”:學生小組協(xié)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里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教;收——學生在小鳥聲中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學“媽”字中,我根據合體字的規(guī)律,把它們分別制成偏旁部首、獨體字兩個部分的卡片,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說:“我是‘女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到講臺后另一個同學馬上也拿著卡片,邊跑邊說:“我是個‘馬,小馬的馬,我來和你做朋友?!眱蓚€人把“女”字旁、“小馬的馬”組合成“媽”字。
其次利用造字法識字。從我們的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教學時,我們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對學生提高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記的范圍。例如:人教版第二冊《識字一 2》,要認識的“樹、松、柏、楊、梨、枝、材”都是形聲字,都帶有“木”。教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學生的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系”。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木的字,然后進行了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又如;在《神奇的塔》中要認識的字中,我把“燈、廳、打”這三個生字一起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識記,從過觀察比較,學生的回答還真的很出彩。有的學生說:“這三個生字都帶有‘丁,帶‘火的是‘燈,帶‘廠的是‘廳,帶‘扌的是‘打”。有的學生說:“因為有‘火才能點‘燈,用手才能‘打”。這樣把一些帶有共同點的字進行人為的歸類,通過比較,提高識記的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區(qū)分形近字。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
第三: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具有形象性、直觀性。他們擅長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看圖識字有利于學生把漢字和所記錄的具體事物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學習的意志品質方面來看,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和穩(wěn)定,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色彩明麗、栩栩如生的畫面會對學生產生有效的視覺沖擊,從而強化記憶。淺易的字理識字有利于把漢字的形體與它所記錄事物的意義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因此看圖識字和淺易的字理識字是學生識字初期較為有效的方法。
在教學中,肢體動作也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如在學習“看”字時,教師可先在黑板上寫一個變形的“手”字,然后用手放在額頭上,做出向遠處眺望的動作。這樣把“手”和“目”復合成“看”字,學生在教師聲情并茂的“教學”下,立即就能記住這個字啦!凡表示動作類的詞語生字都可以這樣進行教學。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孩子對繪畫興味濃厚,不僅喜歡集各種畫片,更喜歡涂涂抹抹。如何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引到識字的興趣上呢?我們的做法是集圖——說圖——貼圖——識字。首先我們鼓勵學生從廢舊書報上、廣告上剪取自己喜歡的圖片,積累起來,夾進舊本中,就成了一個集畫本。每星期學生從中選取最美麗的一幅,仔細觀察。自由讀寫課上,老師精心指導學生說圖意,然后小組交流,學生自由練習說圖,老師巡回指導,最后據圖識字。如一年級學習看圖寫詞寫句時,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這樣的寫詞統(tǒng)習:學生可任意剪貼或畫一幅大山、白云、小鳥等圖畫,在畫下老師指導學生寫“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鳥”,這樣不僅強化了識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說話寫話的能力。
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采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總之,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的選擇恰當的識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教學永遠是一門藝術。我會不斷實踐反思和再實踐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