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靜
摘 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問,才能常有創(chuàng)新,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探索者,帶領學生走進科學探究的殿堂。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展開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以不斷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會自主提問,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自主提問;主動探究;學習興趣;民主氛圍;有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063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之門的鑰匙毫無疑問的是問號?!苯虝W生一個知識點,學生只能用這個知識點來解決一類問題,而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提問,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就可以自主地來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從而打開科學探究的大門。這正是對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的根本挑戰(zhàn),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要樹立新觀念,踐行新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營造民主而愉悅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自主提問、合作探究,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F(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增強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提問的動力
著名心理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原動力。沒有興趣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激情,抹殺學生的個性,束縛學生的思維,只能讓學生成為消極的接受者,學習就是繁重的勞動。因此,要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提問就必須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要讓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與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來,這樣學生才能具有了提問的動力與基礎。數(shù)學是相對抽象枯燥的,而生活是形象豐富的,在數(shù)學教學中引入生活這股活水,自然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形象性,讓學生看到數(shù)學學科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一面,進而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展開快樂學習。如在學習二次函數(shù)圖像,我們就可以以打出的子彈所形成的軌跡來引出新知的學習,將抽象的知識寓于直觀的生活之中,使得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與形象性,這樣自然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學生自然就會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積極地發(fā)表個人見解。
二、提問,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
提問是教師最常運用的教學手段,具有激趣、啟思、導行的功效。提問是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我們提倡學生的自主提問,將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不是說教師的提問就不重要,教師巧妙的提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同時也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來展開思考,以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為此,在引導學生自主提問的過程中教師的提問同樣重要。但提問不能再是傳統(tǒng)教學中就知識本身的簡單檢測,而是要難易適度,富有啟發(fā)性與探索性,這樣才能實現(xiàn)師生、生生互動,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如在學習解直角三角形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你可不可以不過河就可以測出河寬,不上山就可以測出山高。從而以問題來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基礎來展開深入地探究,在探究中活化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來展開思考,探求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案,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
三、民主,鼓勵學生自由積極地表達
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在教師的啟發(fā)與誘導下自然會產(chǎn)生一些獨特見解,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對教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師道尊嚴,學生畏于教師的權威而不敢發(fā)言,更不要說提出不同于教師的觀點。學生只是在順著教師的思路,在教師所限定的范圍內按部就班地展開,這樣自然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提問。為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而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打消心中的重重顧慮,能夠勇敢而積極地發(fā)表個人見解,在學生之間展開交流與討論,這樣才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教師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于安全而自由的學習氛圍與環(huán)境之中,這樣學生心中有困惑時才能敢于發(fā)言,學生才能自主地提出問題,這樣才能逐漸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評價,提升學生自主提問的動機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充滿坎坷與困難,面對困難與挫折,有學生可能會因此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繼續(xù)探究的動力。此時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外界的不斷鼓勵,這樣才能轉化為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以更強烈的學習熱情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究。為此我們要對評價進行全面改革,讓評價成為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的加油站。
(一)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
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以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雙重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認知活動,這樣更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認知活動中所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進行總結與修正,這樣更能強化學生的提問動機,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
(二)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只重結果無視過程,并不能對學生的探究做全面而正確的評價,為此在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開展形成性評價,將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態(tài)度、行為等方方面面全部納入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全面而客觀的評價,以引導學生更加清楚而客觀地看待自己,以幫助學生不斷取長補短,進而使學生在評價得到長足發(fā)展與進步。
(三)實現(xiàn)表揚與批評并舉
賞識教育確實具有很大的激勵與鼓舞效應,但一味的表揚會讓學生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容易讓學生迷失自我。因此評價時表揚要真實而具體,同時還要發(fā)揮批評的鞭策作用,適時、適度、適量的批評同樣可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讓學生認識自身不足,以提升學生自主提問的動機。
總之,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提問習慣,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愛上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
參考文獻:
[1] 嚴定香.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2015(6).
[2] 葛小麗.初中數(shù)學教學提問存在問題與對解決辦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3(20).
[ 責任編輯 趙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