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娜
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開設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是加強小學生道德修養(yǎng)、增強小學生認知社會能力的重要平臺。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對小學生道德水平的塑造以及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努力提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實效性是任課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路徑來提升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一、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體作用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增強小學生的道德水平和認知社會的能力。而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需要學生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因此要想該課程真正達到其教育目的,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認真教,而且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主動來參與。由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激發(fā)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使其敢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發(fā)揮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課堂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實現(xiàn)師生間互動的雙向教學模式或“群言堂”模式,也使小學生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意識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得到鍛煉。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因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內(nèi)容雖然比較簡單,但真正讓小學生理解和踐行也并非易事。因此為增進小學生對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必須努力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1)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應力求從學生的視角著手,比如,學生會有哪些困惑和疑問、巧妙地將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實際案例應用到教學中去等,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2)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要盡可能具體化,盡量減少抽象和晦澀的語言,以免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3)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感情要飽滿和豐富,以增強學生的認同感。
三、努力營造歡快、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營造歡快、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且也使知識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吸收。(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用相對比較通俗和幽默的語言進行講授,盡量活躍課堂氛圍,以避免課堂呆板化。(2)教師要努力加強和學生的對話,讓學生多袒露自己的心聲,多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3)教師應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設計小游戲或其他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并在做游戲中增強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和影響力
選對教學是改善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單一的、僵化的、缺乏藝術性的課堂授課模式已不能有效承載并傳遞教學信息。因此,只有不斷豐富、創(chuàng)新,探索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才能增強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活力和影響力,并進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要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靈活化和多樣化
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可能不太久,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而多采用一些教學方法是教師改善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應極探索和廣泛采用啟發(fā)式、參與式、互動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小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貼近現(xiàn)實、貼近學生的課程,現(xiàn)實中的案例和素材非常多。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想辦法用多媒體將學生身邊的故事講出來。多媒體教學能靈活集中文字、圖片、影像、聲音、動感效果等多種媒介。使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對小學生有直觀的吸引力,可增強他們的關注力;另一方面,多媒體能將相對比較抽象的知識講得具體化,將比較復雜的知識講得簡單化,有利于小學生吸收和內(nèi)化知識。
五、努力加強課堂教學反思,積極拓展課堂教學的新思維、新空間
改善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升其教學實效性,不僅需要教師認真在課堂上授課,還需要教師認真地進行課堂教學反思,積極拓展課堂教學的新思維、新空間。
1.教師應總結、反思
教師應對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發(fā)生的一些情況及時給予研判和總結,反思其存在的原因,并力爭在下一次課堂教學之前給予糾正或改善。
2.教師之間應加強交流和學習
教師可根據(jù)品德與社會的課程設計開展集體備課和集體研討,共同分析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不僅有利于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建構良好的教師合作文化機制。
3.教師需要廣泛涉獵知識,努力儲備各種與課程相關的知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小學生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而且教師也有義務借助課堂教學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所以教師要多注意儲備知識,多給學生灌輸一些新觀點和新方法,這對提升課程教學質(zhì)量、對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總之,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問題,最終還需依賴教師的努力,需要教師用自己的實踐智慧來提升。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