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少安
【摘 要】 在搞素質教育的現(xiàn)代,語文教學在不斷變化、革新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諸多令人困惑的問題。在原來應試教育的時候,閱讀文上面是選自語文教材上的文段,每個文段后設計了幾道題,老師講了,學生認真記下來了,那考試時就會了,“依葫蘆畫瓜”閱讀部分就能考高分了?,F(xiàn)在搞素質教育,但也考試,選段不在是教材上的了,而且選段多了,完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不會了,考不好了。原因在哪兒呢?語文這門學科的重心到底該放在哪?我認為只有靈活地、機動地、科學地引導教育學生方為上策。
【關鍵詞】 課外閱讀;初中語文教學;科學性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1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類型,它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牢固于課內(nèi)、延伸于課外”已成為語文教學的共識。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課外閱讀涉獵較少,其課外閱讀呈現(xiàn)出無序性與低效性,且閱讀傾向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系統(tǒng)性指導,家長對孩子課外書的閱讀多持消極態(tài)度,以致扼殺了語文學習的靈活性和科學性。
語文新課標把大語文教學觀、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觀念帶給了整個教育群體,但綜觀中學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總結,見諸報刊的不在少數(shù),但發(fā)揮的作用卻很有限。究其原因,還是因理論與實際存在一定距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一種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我認為,有必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引導,而在整個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學生及家長觀念的轉變,并給予學生以人性化的關懷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當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效率不高
第一,從理論上講,盡管應試教育已經(jīng)被摒棄,但是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課業(yè)繁重,一天下來幾乎沒有時間看書。第二,閱讀范圍狹窄,不少學生幾乎沒有課外讀物,即使有的也僅僅局限于中學生作文集,甚至是小學生作文集。第三,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盲目地、沒有選擇地讀,其中不乏卡通漫畫,甚至是言情小說類。第四,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書沒有計劃。這不僅造成時間浪費,而且使讀書缺乏系統(tǒng)性,效率不高。
(二)教師課外閱讀教學意識淡薄、對課外閱讀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引導
首先,在當前的部分語文教師心中,課外閱讀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是軟任務,可做可不做。其次,盡管語文教師普遍認為課外閱讀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很重要,但對學生們在課外讀些什么,怎么讀并不知情。第三,教師無科學的評價標準與恰當?shù)臋z測手段,使學生漠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第四,“在素質教育口號喊得響亮而實際上應試教育繼續(xù)一統(tǒng)天下、考試成績在績效評估中仍然舉足輕重的今天”[2],老師們顧慮重重。所以,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難免輕描淡寫而過。
(三)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存在偏差
因為課外閱讀的時間主要在課余進行,空間上又主要在家里,家長如果反對孩子讀課外書,學生想要持久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也很困難。“在較多家長心中,應試教育現(xiàn)狀使他們也很難放開手腳“縱容”自己的孩子去接觸經(jīng)典名著,甚至有家長把孩子捧讀小說視為‘眼中釘”[3]。學生、家長往往把分數(shù)看成是命根子,所以成績在他們心目中是第一位的,根本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從人性化的角度看,當前的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技能訓練等要達到應有的水平外,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還應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特長的培養(yǎng)、主體意識的形成等方面達成共識,在可操作性較強的基礎上,為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其課外閱讀的能力和效率。
(一)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課外閱讀
“把語文成績和課外閱讀對立起來,認為抓課外閱讀就會影響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這是一種落后的教學觀”[4]。學習主體與客體之間是否能達成共識,關鍵因素還是在于教師。所以,教師首先要認識清楚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學生的關系,要把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當成正式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激發(fā)興趣,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并利用較少的課時來組織實施,學生才會真正重視起來。
(二)激發(fā)興趣,使其樂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入門的老師,只有具備了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步入閱讀的圣殿。興趣并非與生俱來,它需要教師的引導。語文教師可從教材中延伸,從課文引用的段落著手,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推薦一些新書,從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入手,采取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另外,還可以適當布置一些家庭的課外閱讀,讓家長密切配合,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的習慣。
(三)營造輕松的課外閱讀氛圍,科學性地引導
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需要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幽雅的閱讀環(huán)境,樹立榜樣,并鼓勵學生學習榜樣,逐步在班級中形成爭相閱讀的濃厚氛圍。另外,采用靈活開放、自主合作的閱讀方式。閱讀時間、閱讀地點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nèi)容上,不必做嚴格規(guī)定,可以是自然、地理、還可以是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保證了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對閱讀內(nèi)容和閱讀方法上擁有自主選擇權后,學生要在充分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針對這一點,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定時開展專門的課外閱讀交流會。
(四)指導學生閱讀健康內(nèi)容,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閱讀課外作品
在內(nèi)容上,引導學生選擇對學生身心健康有益、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有較強可讀性的課外讀物。在閱讀方法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虝W生瀏覽、略讀、精讀的方法,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增強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歸納、想象等思維能力。
(五)引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要使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認真投入,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要學會做讀書筆記。首先,要學會借助工具書掌握文中生字詞的音、形、義。其次,教會學生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和批注,在閱讀中逐漸養(yǎng)成摘抄格言警句、優(yōu)美段章等好習慣。第三,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鼓勵學生提出與書中不同的見解,或者解決書中及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定期召開課外閱讀匯報會或小組討論會,鼓勵學生發(fā)表新的見解。
(六)建立課外閱讀評價方案
教師可以建立一套評價方案:定期檢查、評比讀書筆記,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督促學生完成課外閱讀;為課外閱讀設計常規(guī)作業(yè),全批全改,及時講評;展示學生閱讀成果,教師組織材料,定期舉辦一些講座,或詩歌賞析、或名作簡介、或名人介紹,同時盡可能地多展示一些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中愉快地接受知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課外閱讀成果,展示自己的收獲,并激勵學生將課外閱讀堅持下去。
總之,我們需要摸索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期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課題的研究與探討,認真實踐課外閱讀這個深廣厚重的領地,把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內(nèi)涵是多層次的,而課外閱讀教學方法的人性化關懷始終不單是一個人或兩個人的個別行為,它需要教師、家長、學生、學校甚至是整個教育界、整個社會來共同關注和為之努力。同時,課外閱讀教學較之課堂教學來說,因為其閱讀領域的不斷擴大,閱讀對象的不斷更新,課外閱讀教學的研究將永遠是一個歷久斬新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李軍.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意義及對策研究[M].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P2-16.
[2]田海燕.自主學習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益的研究[M].上海師范大學報,2008.P9-20.
[3]王武現(xiàn).淺談農(nóng)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DB].教苑薈萃.2009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