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柳
摘 要: 本文主要論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策略,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幫助教師科學地組建學習小組,恰當地選擇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教學應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边@意味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當前教學探究的主旋律。把合作學習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策略,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需要教師講究一定的方法策略,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交流合作,共同進步。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的特點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從學生進入班集體這個特別的小社會開始,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在集體中發(fā)揮個人的能動性,通過參與集體活動使得自身得到發(fā)展,從而適應語文課堂,適應班集體。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就課文的理解和看法有自己獨創(chuàng)的思維與見解。合作學習能使學生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訓練,在討論過程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運用問答法進行教學時,從學生的回答中常常會發(fā)現學生不思考或是結果正確、方法單一。合作學習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答案,促使不愿思考的學生積極思考,在討論中找到問題答案。
二、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方面實施合作學習
1.識字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學生如果無法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就無法進行閱讀和寫作。低年級學生記憶力特別好,如果提前打好識字基礎,對學生的閱讀、寫作有很大的好處。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控制力弱,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fā)式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或就文編個小故事,做個小游戲,來個小表演。更重要的是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識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將識字教學設計為“分工—討論—交流”三個階段,讓學生通過合作有效地學習。在學習生字時,教師先把需要認識的字分工到各小組;然后在小組內對照生字表進行討論并逐個匯報,讀準字音;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各組按偏旁類型進行匯報,共同總結每類生字識記方法或規(guī)律。
2.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利于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受興趣、年齡等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較弱,教師通過運用合作學習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不斷地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理解,最終糾正學生在閱讀理解上有可能存在的各種偏差。如在教《坐井觀天》一文時,在幫助學生分清小鳥和青蛙的對話內容后,教師采用讓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品讀對話內容,然后指定學生佩戴青蛙和小鳥的頭飾進行課本劇表演,使學生在合作閱讀課文中感悟出青蛙是目光短淺、自以為是、不聽勸告的;小鳥是目光遠大、視野開闊、敢于批評錯誤、善于觀察的。然后教師布置一次說話訓練:假如你是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然后各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在班上交流,最后評出最佳小組和個人。
3.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發(fā)現生活中的素材。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作文中,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表現在自己的作文中,只要在合作學習中探討生活,尋找生活,做生活的觀察者,把自己生活中的素材組裝到作文中,那么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寫作高手。
如有的教師在引導小組學習《我真棒》這篇習作中,先讓各小組學習范文,在明確習作的要求后讓各小組派人上臺即興演說,使原本枯燥的作文一下子變成一堂演講比賽課。學生的熱情提高了,當然作文也就完成了。
4.口語交際中的合作學習。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對口語交際訓練重視不夠,在語文課堂中只重讀寫,而忽視說話。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往往僅局限于回答老師的提問,很少進行實際的語言訓練??谡Z交際中的合作學習要求教師改變授課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有針對性的合作方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鍛煉。
如在《打電話》中,教師在講清有關事項后,讓學生自由組合,選擇不同的話題進行示范表演。這樣,學生既在雙向合作中鍛煉自己,還大大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又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一路花香》一文時,教師出示這樣三個問題供各小組討論:一是破水罐為什么感到自卑;二是挑水工是怎樣教導破水罐的;三是你想對破水罐說什么?學生帶著這三個問題先自由默讀課文,然后在小組討論,這樣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時間一久,學生的口語及思維能力自然就提高。
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中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它是指學生在團隊或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開展明確的有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學習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做主體,把教學視為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運用合作教學法不但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獲取語文知識的技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求知,學會尊重別人,真正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成效,為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云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陳艷輝.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
[3]王利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
[4]楊鳳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5]薛書玲.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