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花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少年閏土》教學設計的分析,從教學設計、教學評析的角度來闡述,主要評析教學設計值得借鑒之處。
關鍵詞 《少年閏土》 教學設計 評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1教學設計
1.1教學目標
一是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二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三是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了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nóng)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時代背景、學生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四是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1.2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1.2.1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我國有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fā)刷子似的直立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學生回答后,出示課本75頁圖。讓我們隨著本組課文的學習去認識、了解魯迅先生吧!今天我們先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少年閏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2.2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默讀課文,在課本空白處作簡單的批注,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并想一想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讀圈畫,教師巡視指導;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不理解“其間、無端、素不知道、如許”等詞語,教師可通過后面的練習幫學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1.2.3初識閏土,了解特點
師:說說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教師適時板書: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從閏土的外貌特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少年?
若學生不知從哪說起,可引導學生做一個小練習:拿鉛筆將“圓臉”的“圓”,“小氈帽”的“小”和“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一句話輕輕劃掉,進行對比閱讀。如果學生沒有新發(fā)現(xiàn),再做一個練習:用鉛筆將“紫色的”劃掉,換上“蒼白的”“蠟黃的”一類詞語,讀后說說有什么體會。結合“他見人很怕羞……我們便熟識了”體會閏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潑的特點。
2教學評析
2.1值得借鑒之處
2.1.1教學目標設計的全面性
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制定的標準看,本次教學目標的設計在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都有體現(xiàn)?!白x”和“討論”體現(xiàn)了過程與方法。同時,目標的設計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目標的設計符合課程標準要求。
2.1.2以讀為本,讀的形式多樣化
此設計共有三種讀法,首先是分段朗讀,目的是糾正字音,目的明確,并做到隨文識字。其次是默讀,要求是“在課本空白處作簡單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并想一想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默讀感知課文整體大意,讀的要求更進一步。最后是自讀,并要求質疑,讀的要求更高??梢姴煌淖x法中不一樣的要求,要求層層遞進,從生字詞到理解課文大意,再到質疑。
2.1.3隨文練筆,讀寫結合
在學習作者描寫閏土的基本特征以后,讓學生先說描寫人物應注意些什么。再隨文練筆,讓學生描寫一位身邊的學生。抓住了很好的寫作機會,并且描寫學生自己熟悉的學生,有話可說。最后學生讀自己所寫,其他同學猜,這樣不僅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也調(diào)動了課堂氣氛。
2.2有待改進的地方
2.2.1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是過程不是目標,生字共分兩類,一類字即“三會字”、二類字即“一會字”,“三會”指會讀、會寫、會用,“一會”指會認,教學設計中應把把本節(jié)課的一類字和二類字列出來。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這不僅是一句作為語文教師最忌諱的病句,而且“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指向不明確,孩子的個別差異理解的能力各不相同,應指明具體的句子是哪幾句,教學中無法測量?!氨痴b第1自然段”是教學要求,不是教學目標。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這是一個過程不是目標,對學習的結果沒有要求,也不可測量。
(4)缺少重難點的設計。本次教學設計沒有教學重難點的設計,重難點是教學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中存在的主要困難,沒有重難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是不合格的教學和設計,是一種無效教學。
2.2.2識字教學
教學中應根據(jù)難度進行區(qū)別教學,著重學習音難、型難、意難的生字詞。本次教學設計中以“學習生字、新詞”簡單概括,兩類字的學習沒有區(qū)分,設計不恰當。學習可測性和可操作性較差。在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僅在分段朗讀,糾正字音中體現(xiàn),沒有音難、形難、意難的區(qū)別教學。
2.2.3閱讀理解
(1)分段朗讀的初讀方式不妥。課文的初讀是“學生分段朗讀,糾正字音”,初讀是分段朗讀,分段朗讀的形式不妥,學生只關注自己所讀的那一段,對整篇課文的字音沒能做到真正的把握。這里的糾正字音主體不明確,是教師糾正還是學生糾正,并且在分段朗讀時糾正字音較難,糾正字音需要打斷學生的讀。本次教學中沒有解決型難、音難、意難的生字,簡單的以糾正字音代替。
(2)默讀課文的要求不明確。默讀課文要求是“在課本空白處作簡單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并想一想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批注什么不明確,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也不明確,這里不懂的是句意,生字,還是什么,要求不明確。還要想少年瑞土給自己留下的映象,一次默讀要完成的任務太多,并且有的任務還不明確。
(3)學生自讀課文任務不具體。學生自讀畫圈,這里任務不明確,畫圈要畫的是什么沒有交代清楚。接著是質疑,學生才分段朗讀一遍,默讀一遍課文,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都還沒有理解是無法質疑的。接著就是閏土形態(tài)、外貌的學習,該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在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后才能精讀學習,此項放在第二課時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