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研究生 李玲玉
學科建設
論中國少先隊的教育傳統(tǒng)
□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研究生 李玲玉
中國少先隊的教育傳統(tǒng)是少先隊教育歷史傳承的表現(xiàn),是廣大少先隊工作者實踐智慧的結晶,是少先隊組織理解自身優(yōu)勢,進行時代轉(zhuǎn)型的重要保障。受組織獨特屬性以及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少先隊在歷史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傳承主流價值現(xiàn),培養(yǎng)接班人;尊重兒童性,重視兒童自我教育;注重榜樣引領,提倡實踐體驗;重視教育合力,注重社會的教育責任等教育傳統(tǒng)。這些教育傳統(tǒng)的形成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黨和國家的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少先隊;少先隊教育;教育傳統(tǒng)
近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強對少先隊組織的重視,不僅將少先隊活動課規(guī)定為國家的必修活動課,并且在全國40多所高校設立了“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專業(yè)。這些新的變化要求少先隊教育走向?qū)I(yè)化和科學化。長期以來,廣大少先隊工作者不斷創(chuàng)生著實踐中的教育智慧,形成了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但因為相關的理論研究跟不上實踐的腳步,給少先隊領域的研究留下了許多空白之地。本文以中國少先隊的教育傳統(tǒng)是什么作為核心問題,嘗試表達幾點淺薄之見,以求教于方家。
中國少先隊作為一個少年兒童組織,與班級以及其他社團組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鮮明的政治屬性。作為黨團隊組織最為基礎的一環(huán),少先隊被視為黨的“預備隊”,與作為“突擊隊”的共青團和“先鋒隊”的共產(chǎn)黨構成了金字塔形的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關系,從下而上意味著少先隊是共青團和共產(chǎn)黨的接班人;從上而下則意味著如果要成為“接班人”,那么就必須把傳承共產(chǎn)黨的主流價值觀作為核心任務。為此,少先隊教育工作者經(jīng)過不斷努力,探索了許多對少年兒童開展主流價值觀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首先,少先隊教育工作者從入隊環(huán)節(jié)開展主流價值觀教育。加入少先隊組織,成為一名少先隊員,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和入隊程序。在入隊前,根據(jù)隊章要求,隊員在入隊前要為人民做一件好事,寫入隊申請并舉行入隊儀式。在入隊儀式上,隊員佩戴少先隊員的標志——紅領巾,面對國旗進行莊嚴的宣誓:“……決心遵照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教導,好好學習,好好勞動,好好工作,準備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出一切力量!”
所以,成為“接班人”是少年兒童加入少先隊組織,成為一名少先隊員那一刻起就立下的誓言。
其次,對“接班人”這一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還可以體現(xiàn)在隊歌中。新中國成立后不久,由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的隊歌中有這樣的歌詞:“紅旗招展前途無限量,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斗,勇敢前進前進跟著共產(chǎn)黨,我們要擁護青年團,準備著參加青年團……” 整首歌中沒有提及做“接班人”,卻句句將“接班人”的培養(yǎng)目標暗含其中。今天人人耳熟能詳?shù)纳傧汝犼牳枋怯?961年公映的電影《英雄小八路》主題曲《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改名而來,1978年被正式定為少先隊的隊歌?!拔覀兪枪伯a(chǎn)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愛祖國、愛人民……” 歌詞中直接指明了少先隊員是共產(chǎn)主義的接班人?!吧傧汝犑屈h領導下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大學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戰(zhàn)略預備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終是少先隊的根本任務?!?對少先隊任務的定位決定了少先隊教育的方向。
第三,為了培育接班人,少先隊教育的目標與內(nèi)容基本上以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為依據(jù)。如2012年習近平提出“中國夢”的藍圖。于是,共青團中央便在工作計劃中體現(xiàn)這一要求,制定了《“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方案》,針對少年兒童提出了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全國少工委提出深入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將其作為全隊的重點工作。習近平連續(xù)兩年參加少先隊的主題隊日活動,并發(fā)表重要講話。2015年第七屆少代會上,習近平向全國小朋友提出了“從小學做人、從小學立志、從小學創(chuàng)造”的要求。希望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從小培養(yǎng)好的思想、品性和習慣,今天努力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并提出美好的生活以及美麗的中國夢屬于少年兒童的美好祝愿。李源潮在第七次全國少代會上代表黨中央的祝詞中,提出了希望少年兒童從小聽黨的話,努力跟黨走,時刻準備著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美好未來努力奮斗。國家領導人對廣大少年兒童提出的這些希望,對少先隊的教育方向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四,以團帶隊,保障“接班人”培養(yǎng)的連續(xù)性。“團帶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早在勞動童子團時期,黨就將兒童團的領導工作托付給了共青團。在革命早期,對共產(chǎn)主義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直到土地革命時期,蘇區(qū)各級團委都成立了兒童局領導兒童團工作,從而使得“團帶隊”有了組織系統(tǒng)上的保障。新中國成立后,黨要求在各級團委之下設立專門負責少年兒童工作的部門,對兒童團和少年先鋒隊進行領導。 而如今“全團帶隊”已經(jīng)成為少先隊教育的共識。從小樹立“做個好隊員——向往共青團——熱愛共產(chǎn)黨”是“接班人”培養(yǎng)連續(xù)性的體現(xiàn)。
第五,在組織中、通過組織進行組織教育。組織教育是少先隊最根本的特征,是少先隊區(qū)別于班級、社團等集體的重要標志。少先隊的組織教育既是其他教育的載體,也是少先隊的主要教育內(nèi)容。除此之外,本文認為少先隊組織教育還包含為了組織和更大組織的教育目的。少先隊通過培養(yǎng)其組織成員對組織的意識、觀念、感情以及為組織服務的能力來達到鞏固組織的目的。熱愛少先隊的創(chuàng)立者、領導者共產(chǎn)黨和直接領導者共青團是少先隊組織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在組織教育中,少先隊以少先隊標志性的事務、儀式、隊知識為載體,通過開展活動,讓少年兒童在頭腦中構筑組織形象,形成對組織的情感,從而達到培養(yǎng)接班人的目的。
作為一個具有政治屬性的少年兒童組織,少先隊擔負著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教育的責任?!吧傧汝爮娬{(diào)的政治是現(xiàn)代政治而不是過去的政治”。這種現(xiàn)代政治,包括民主、維權、自由與規(guī)則等意識。少先隊組織通過少代會、紅理會、小干部的民主選舉制、輪換制、小隊公約等形式,通過對個人基本權利的肯定,讓少年兒童從小感受和學習民主、自由、權利、義務等現(xiàn)代政治精神。接班人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少先隊扎下的是人生的根”。堅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貴在只爭朝夕,需要從小抓起。盡管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主流價值觀,但“接班人”的核心要素卻始終未曾發(fā)生變化,“接班人”的培養(yǎng)并非意味著所有的少年兒童在將來都能成為共產(chǎn)黨員,成為國家領導人,其意在培養(yǎng)少年兒童理解國家與政黨的關系,理解黨治國理念與個人的關系,成為有道德、負責任的國家公民。
中國少先隊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展歷史的產(chǎn)物,也是黨培養(yǎng)接班人的主要對象,注重政治性。與此同時,中國共產(chǎn)黨也非常重視兒童性,認為少先隊是孩子們自己的組織,兒童性是少先隊的基礎屬性。所謂少先隊教育中的兒童性是指:少先隊自身教育任務的達成,要求其教育要尊重教育對象的特點,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少先隊的教育重視兒童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尊重孩子們的主體地位以及重視活動在兒童教育中的作用。
注重少先隊活動意義性與趣味性的統(tǒng)一。 建隊60多年來,少先隊活動成為支撐少先隊教育的重要載體。少先隊活動的開展無論方式、時間還是地點,都非常靈活。比如按照組織級別劃分,可分為大隊、中隊和小隊活動。按照活動內(nèi)容,可分為理想信念類教育、道德行為習慣類教育、民主法治類教育、勞動體育類教育、科技藝術類教育。按照活動性質(zhì)分為管理類、陣地類、隊日主題類等等,每個分類下面還包括各種各樣的活動。這些活動不但可以在校內(nèi)開展,還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比如,假日雛鷹小隊活動就是以小隊為單位、居住比較近的隊員聯(lián)合一起在節(jié)假日期間開展的少先隊活動;“十分鐘隊會”則是隊員利用零散時間開展的隊活動。這些活動對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和社會化發(fā)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注重全國性教育活動與地方學校特色活動的統(tǒng)一。自90年代中期開始,少先隊還形成了許多品牌性的活動,比如“雛鷹爭章”活動、“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手拉手互助”活動,以及近年來開展的“祖國發(fā)展我成長”、“民族精神代代傳”、“紅領巾心向黨”等活動。在全國性的教育活動下,各地少先隊的教育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特色,開展具有濃厚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少先隊活動。這些地方性特色校本活動的開展,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區(qū)兒童的差異性,尊重了他們的獨創(chuàng)性。無論是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隊活動,還是具有時代特色的全國品牌性教育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隊員的生活,成為滋養(yǎng)少年兒童心靈的甘泉。
注重隊教育遵循兒童成長規(guī)律。在少先隊不同的發(fā)展時期,少先隊的教育始終強調(diào)要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成長需求,不遺余力地采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來團結和教育廣大少年兒童。借助音樂、舞蹈、運動、游戲、表演等形式開展教育更是成為少先隊常態(tài)化的教育方式。
“把少先隊還給少先隊、讓少先隊像個少先隊”是少先隊教育一直以來的追求。通過精心合理的輔導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少先隊教育為孩子筑起了做夢的巢。信任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以生命點燃生命,以靈魂激發(fā)靈魂”,這是少先隊教育“兒童立場”的生動體現(xiàn)。隨著多媒體時代的到來,活動方式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轉(zhuǎn)變,如何保證活動方式新穎,吸引少年兒童參與其中,又讓他們有所收獲,也就是把有意思的活動開展得有意思,是少先隊教育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國自古就有“見賢思齊”的教育傳統(tǒng),強調(diào)榜樣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少先隊以“少年先鋒隊”命名的旨趣所在,有了榜樣的標桿以后,做到“知行合一”則是最終的要求。通過實踐體驗增強少年兒童的感受性,深化他們的認知,推動其良好行為品德和習慣的養(yǎng)成,是少先隊教育的重要方法。
少先隊重榜樣引領,首先體現(xiàn)在“少年先鋒隊”的隊名上,“從小學先鋒,長大當先鋒”是黨和國家從建隊起對少年兒童寄予的深切期望。其次,在隊歌中也暗含著將無數(shù)革命先輩作為榜樣的追求,學習為國家獻身、為人民服務的英勇事跡和偉大革命精神是多年來少年兒童榜樣教育的重要落腳點。第三,表現(xiàn)在活動的開展上,如每年3月5日被定為“學雷鋒日”,開展的學雷鋒活動已經(jīng)常態(tài)化;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的評選以及學校里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評選等都是借助榜樣的力量教育少年兒童的重要契機。第四,在小隊、中隊的命名上賦予其學習榜樣的教育意味。如黃繼光中隊、董存瑞中隊等就是以某個英雄命名,通過這種方式鼓勵隊員學習英雄品質(zhì)。第五,從少先隊干部中體現(xiàn)出來。雖然少先隊干部設置是組織科層化的本質(zhì)體現(xiàn),但在少先隊教育中,隊干部的設置本身就體現(xiàn)著重視榜樣引領。因為,少先隊的小干部都是同學們中的優(yōu)秀學生,他們都是隊員學習的榜樣。另外,要求隊干部當火車頭,起到帶頭作用,也是榜樣引領的表現(xiàn)。大到人人皆知的社會榜樣人物,小到身邊的同學,都成為少先隊教育對少年兒童進行向上向善品德教育的參照體。盡管榜樣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zhì)有所差異,但這些榜樣身上都體現(xiàn)出向上向善的精神,有利于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少先隊提倡體驗教育體現(xiàn)在:第一,活動開展的方式上。少先隊的活動都是讓少年兒童參與其中,通過親身體驗或者是模擬體驗完成的。如為了加強少年兒童的學軍擁軍教育,專門設立了少年軍校,讓孩子在體驗中了解解放軍保家衛(wèi)國的光榮歷史,體驗現(xiàn)代軍事技術的發(fā)展,增強其擁軍愛國的情感。少年科學院的建立也同樣給少年兒童提供了了解科技發(fā)展進步的體驗通道,為增強少年兒童的科學創(chuàng)造性,還設置了“少年創(chuàng)新家”的獎項。第二,少先隊倡導的十個道德好習慣。通過“微笑待人”、“主動打招呼”、“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等習慣的養(yǎng)成,體會文明禮貌;通過“每日為父母做件事”習慣的養(yǎng)成,做到孝敬父母;通過“按規(guī)則辦事”、“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集體的事情一起干”等習慣的養(yǎng)成,形成集體意識;通過“說了就要努力做”習慣的養(yǎng)成,感受誠實守信;通過“用好每一分錢”習慣的養(yǎng)成,做到勤儉節(jié)約;通過“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習慣的養(yǎng)成,做到講究衛(wèi)生。十個道德好習慣是從小處著手,倡導少年兒童將良好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落到實處,讓少年兒童在做中學。第三,少代會、紅理會等制度的設置。這些制度的設置,讓少年兒童在正式參與中體會民主、權利和義務等一個國民需要了解的知識,了解國家運作的模式,并以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教會兒童作為公民所需的素養(yǎng)。
只有經(jīng)過親身的體驗,記憶才能持久。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才使體驗教育在少先隊教育中獲得了地位。如今,體驗教育已經(jīng)受到眾多教育者的肯定,特別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體驗”的教育魅力已經(jīng)不容小覷。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原本將“勞動教育”等同于“體力”的認識也在逐步瓦解。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中,實踐體驗成為貫穿知、情、意、行的主線,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認同。
少先隊的教育對象是少年兒童,他們是國家未來的主力軍,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少先隊教育任務的達成除了要有有效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的合力也至關重要。在歷史的探索中,少先隊的教育初步形成了團教兩家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催生了全社會都來關心少年兒童成長的大趨勢。
少先隊教育重視教育合力,注重社會的教育責任,主要有兩個方面表現(xiàn):
其一,政策制度層面。少工委領導體制的建立本身就是“團教”兩家教育合力的表現(xiàn),而有些地方在教育合力的表現(xiàn)要更進一步。以上海為例,1992年起,上海少先隊建立了“三員”制來加強“團教”兩家的教育合力?!叭龁T”是指少年部長、總輔導員、教研員。 其中,少年部長同時也是少工委辦公室主任,由同級團委選派。而少先隊總輔導員和少先隊教研員則由同級的教育部門和團委共同聘任,他們同時擔任少工委辦公室的副主任。一般而言,區(qū)縣級的總輔導員在少年宮或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教育機構,而少先隊教研員則在各區(qū)縣的教育學院。正是通過這種制度的設置,使得“團教”兩家緊密結合起來。
其二,社會實踐層面。一方面表現(xiàn)在社會各行各業(yè)參與到少先隊的教育之中。比如,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作家、勞模擔任少先隊的校外輔導員,一些企事業(yè)團體單位和群眾性組織參與少先隊的教育等。近年來,一些名人偶像也參與到少先隊的教育之中。如近兩年來,上海團市委、市少工委聯(lián)合上海電視臺《超級家長會》欄目推出了“我和夢想面對面”熒屏冬令營活動,曾邀請姚明、于丹、胡歌、俞立中、姬十三、伏彩瑞等各個領域?qū)W者、名人擔當夢想輔導員,到學校與中小學生面對面,展開夢想對話。 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少先隊的教育著眼于社會化發(fā)展。其一是少先隊組織自身主動拓寬隊教育的領地和范圍。比如建立了一批少年宮、少年之家、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教育機構作為少先隊重要基地等。通過教育領地的拓展,不斷給少年兒童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其二是通過增添活動的社會性來增強少先隊教育的社會化。特別是自2000年以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對人全面發(fā)展要求的提出,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成為教育的重要追求,少先隊也不斷地將環(huán)境保護、社會事件等問題納入活動之中,如開展“手拉手情系地震災區(qū)小伙伴”、“我愛新農(nóng)村”等活動。
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少先隊的教育始終都在謀求教育合力的形成,在不斷鞏固學校教育陣地的同時,加快探索社區(qū)和校外少先隊工作實踐,將成為未來幾年少先隊發(fā)展的重頭戲。
綜上所述,傳承主流價值,將少年兒童培養(yǎng)成黨的后備軍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可靠接班人,重點在于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讓他們從小就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這是少先隊工作的全部目的所在。 長久以來,學校教育都是應試教育的重災區(qū),而長期扎根于學校教育領地之中的少先隊,卻能始終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堅持尊重兒童主體地位,依托活動,讓少年兒童在實踐體驗中感受榜樣的力量。這多少都會為孩子們枯燥的學校生活增添一絲色彩,為孩子的童年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教育引導當代少年兒童從小理解黨的治國方針,聽從黨的教導,愿意緊跟黨的步伐,不斷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 它從來都不單單是一個人、一個部門或者是一個組織的事情,而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團體,乃至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事情,這一教育的重任需要全社會來共同擔當。
(本文系2014年度上海學校德育理論研究課題“當代中國青少年思想品德與健康人格培育的社會責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14-B-003)。)
(本欄責任編輯 楊江?。?/p>
1.段鎮(zhèn):《少先隊教育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 少先隊上海市工作委員會、上海市少先隊工作學會:《沈功玲少先隊教育文集》,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版。
3. 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工作學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大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年版。
4.段鎮(zhèn):《少先隊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吳建明:《少先隊工作實踐與理論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年版。
6. 張先翱:《歷史積淀的寶貴經(jīng)驗——建國后17年少先隊工作的基本經(jīng)驗》,《少年兒童研究》2009年第7期。
7.沈功玲:《科學能動地開發(fā)少先隊的政治啟蒙功能》,《輔導員》2011年第11期。
8. 趙國強:《建設少先隊活動課程把有意義的少先隊工作做得有意思》,《少先隊活動》2012年第11期。
9.趙國強:《論新時期少先隊組織的獨特作用》,《中國德育》2012年第4期。
10.段鎮(zhèn):《少先隊工作的邏輯起點》,《上海少先隊研究》2013年第2期。
編者按:少先隊儀式是少先隊活動的重要形式,也是少先隊教育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少先隊近67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各級少先隊組織努力探索,不斷創(chuàng)造出經(jīng)典雋永的少先隊儀式,成為一代又一代少先隊員終生難忘的童年記憶?!傲弧眹H兒童節(jié)剛剛度過,本欄刊登三篇關于少先隊儀式教育的研討文章,供大家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