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機選擇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護理137班、138班共125人為觀察組,護理136班、139班共123人為對照組,觀察組給予項目導向教學法教學,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教學法,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學生學習效果滿意度、成績(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基礎護理三門學科)等各指標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學生對學習效果滿意度、護理實踐能力掌握、危急事件處理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學生婦產科、基礎護理、外科護理考試及格率分別為90.4%、87.2%、84.8%,對照組分別為56.1%、69.11%、59.35%,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護理教學 滿意度 學習成績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B-0112-02
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強的學科,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掌握護理學相關理論知識,并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實踐。常規(guī)教學法以理論培養(yǎng)為主旨,使用老師講解,學生只知學習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中,無法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不佳。項目教學法主要由項目創(chuàng)業(yè)、項目計劃、項目實施、項目結果等部分組成,教師采用項目教學法對護理班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掌握護理學相關知識和技巧,擺脫傳統(tǒng)純理論教學模式,提升護理科教學效果。護理工作是每日必須做出決策的職業(yè),護理人員在復雜的工作情景中,如何把專業(yè)的護理知識和經驗靈活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是護理教育者重點研究的課題。本文以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248名護理班級的學生展開研究,探討采用項目教學法開展護理效果的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選取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護理137班、138班共125人作為觀察組,136班、139班的學生(n=123)為對照組,觀察組125名學生中男性6名,女性119名,學生年齡為16-21歲,平均年齡為(18.9±0.4)歲;對照組123名學生中男性7名,女性116名,學生的年齡為(17-22歲),平均年齡(18.6±0.3)歲。比較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學生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二)方法。對照組學生實施常規(guī)護理教學,觀察組行項目教學法,具體措施如下:在老師正確指導下,把一個相對獨立的護理教學項目交給學生自己處理,護理教學項目的方案、計劃、實施等均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生自己負責收集信息、設計方案、項目實施和評價工作,通過對整個項目的參與,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該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流程如圖1,整個教學流程由老師監(jiān)控。使用自制的外科護理學教學滿意度調查表對學生開展問卷調查,本次共發(fā)出248份調查表,了解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根據(jù)大綱要求劃分為理論和技能考試兩個方面的內容,主要考核學生婦產科、基礎護理、外科護理相關知識。同時,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學生學習滿意度、護理實踐能力、危急事件處理能力等情況。
(三)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展開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用x2檢驗,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比較兩組學生學習效果滿意度及護理相關指標水平。由表1可知,觀察組學生學習效果滿意度、護理實踐能力、護理程序及危急事件處理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
(二)比較兩組學生教學4個月后三門護理課程成績。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后,觀察組學生外科護理、婦產科、基礎護理及格率分別為84.8%、90.4%、87.2%,觀察組護理成績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三、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學習效果滿意度、護理實踐能力和護理程序掌握程度、危急事件處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教學4個月后,學生外科護理、婦產科、基礎護理及格率均比對照組高,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表明,項目教學法是各類教學手段中較好的一種方法,它注重讓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互連接,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動性和興趣,促進學生對護理學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程度,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成績。具體而言,項目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如下的效果:
第一,項目教學法通過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實現(xiàn)掌握護理知識的目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術前護理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獨立思考,運用所掌握的外科、護理學等護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確保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改善學生對護理知識掌握情況。
第二,項目教學法采用學生自主思維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法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具體問題入手,找尋最佳的解決方案,全方面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
第三,實施項目教學法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上網或圖書館查閱各類資料、請教臨床醫(yī)生或教師等方法,掌握不同級別患者針對性的護理知識,從而鞏固術前護理。急診手術患者護理知識,掌握需要學習的護理知識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專業(yè)知識深度和廣度。項目教學法滿足了提升學生專業(yè)知識、操作技能的要求,成為護理專業(yè)獲得執(zhí)業(yè)資格的重要支撐。為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各組學生必須各盡所能,通過不同方法激活途徑護理專業(yè)護理知識,培養(yǎng)一定的競爭意識和能力,提升學生完成任務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項目導向教學法確保了護理科教學遵循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探索、積累了各種臨床護理問題的經驗,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參與收集信息、制定課件、課程評估、評價實踐效果等過程,老師主要負責正確把握整個過程不偏離大綱,獲得滿意的效果。護理教學中使用項目教學法有效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各方面護理成績,值得在日常教學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力.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技術,2015(8)
[2]黎麗.淺談項目教學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4(10)
[3]張飛云.仿真模擬在急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8)
[4]劉莉,吳勇娟.項目教學法在“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17)
[5]唐成先,陳幸幸,劉艾,等.項目教學法在護生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7)
[6]王蓉,段功香,趙玲,等.基于項目驅動法的《護理教育學》教學探索與實踐[J].護理研究,2013(22)
【作者簡介】黃湄景(1977— ),女,壯族,廣西平果人,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臨床外科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臨床外科及護理教學。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