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勇 程國良 (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中第一分校,100049)
?
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教學
王傳勇 程國良 (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中第一分校,100049)
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是籃球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籃球運動中最值得研究的基本技術之一,是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各種籃球技戰(zhàn)術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技術,激發(fā)學生參與籃球興趣的重要保障,所以一線體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技巧和方法。筆者近期研讀了《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15年第5期的題為“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絕招”(以下簡稱原文)的文章,結(jié)合十四年的籃球教學和帶籃球訓練隊的實踐和體會,對文章中所提到的教學絕招反復不斷地研究和實驗,也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意見,與各位同仁探討。
北京王傳勇
原文中提到“絕招1:出手前瞄準角度(彈弓理論)”,筆者認為“瞄準角度”應該指的是“出手前瞄準點”。
瞄準點是指投籃時眼睛注視籃筐或籃板的那一點。瞄準點決定投籃的出手角度、用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和球飛行弧度的高低。顯然,原文專業(yè)術語運用得不準確。經(jīng)過筆者反復實踐練習,如果按照原文中“在瞄準時,籃筐必須在兩指尖的中點,這樣才是投籃的出手角度。”練習投籃時,筆者認為勢必會造成練習者的瞄準點被籃球遮蓋,同時,由于頭和投籃手不是一條直線,初學者為了找籃筐在食、中指尖的中點,容易造成投籃手臂外展的現(xiàn)象,而造成投籃命中率的下降(見圖1)。
圖1-1
圖1-2
原文中提到“絕招3:出手時兩指同時撥球。練習方法1手掌托球,向空中垂直方向撥球,如果球在空中的運行路線不與地面垂直,則不是兩指同時撥球?!?/p>
筆者認為這一方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在練習時,球在空中的運行路線是否與地面垂直,學生不容易判斷,也不能說明是否食、中兩指同時撥球。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球的旋轉(zhuǎn)是比較直觀和容易判斷食、中兩指是否是主要發(fā)力指。如果籃球是后旋轉(zhuǎn)可以判斷食、中兩指是主要發(fā)力指,如果籃球是側(cè)旋轉(zhuǎn)說明食、中兩指不是主要發(fā)力指,也不是同時撥球。
第一招:出手時食、中兩指同時撥球
練習方法:“手套”練習法。將手套的食、中兩指剪去,學生戴上手套后,食、中兩指自然露出,持球練習時強調(diào)學生用食、中兩指撥球(見圖2)。
圖2-1
圖2-2
練習實效:學生在學習投籃過程中能很快理解食、中兩指撥球的技術動作,簡單實效又直接限制了無名指和小拇指的干擾,解決了投籃手法不正確的問題。同時減少了教師的講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第二招:防止肘關節(jié)外展
練習方法:
1.“訓練帶”練習法。在做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準備姿勢時,在投籃者的投籃手大臂上用訓練帶套住,另一名輔助者在投籃手臂的內(nèi)側(cè)拉住訓練帶,利用外加阻力防止肘關節(jié)外展(見圖3-1)。
圖3-1
2.在做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準備姿勢時,另一名輔助者用掌心向貼住練習者的投籃手臂肘關節(jié)外側(cè),防止肘關節(jié)外展(見圖3-2)。
圖3-2
練習實效:“訓練帶”練習法可以有效地糾正學生投籃時肘關節(jié)外展的錯誤動作,同時減少教師指導糾正的難度,降低學生間相互學習指導的難度,學習效果好。
第三招:投籃時頂肘關節(jié)向前
練習方法: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前,投籃手做投籃準備動作,另一只手胸前平屈,掌心向上托住投籃手的肘關節(jié)。投籃時,輔助手托肘關節(jié)給投籃手一個向前上方的外力,體會肘關節(jié)向前頂?shù)母杏X(見圖4)。
圖4-1
圖4-2
練習實效:這種練習方法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投籃時肘關節(jié)向前頂?shù)母杏X,有效地糾正學生投籃時不抬肘關節(jié)向前的錯誤動作,同時也可以控制肘關節(jié)外展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