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谝淮慰匆姟痘ㄩ_的聲音》的時候,我摩挲著書皮,以為是一本為孩子所寫的書??煞喼?,原來是楊九俊先生闡述教育的新作。我不認識楊九俊先生,但這并不影響我喜歡他的文字。我們接觸的、教育的孩子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正在緩緩地張開嬌艷的面龐,等待人們的欣賞。細聽花開放的聲音,便會覺得如此美妙。一位位老師也伴隨著花開而自香。這些老師善良、敏感、追求完美,享受陽光和夢想,喜歡在文字、音樂與城市間行走,以敏感的眼睛和細膩的感情在校園中捕捉點滴的感動,并用行動追逐自己的夢想,他們在每天辛勤的勞作中,傾聽花開的聲音。
書里一個個故事串成教育的珍珠項鏈,雖不是字字珠璣,但也透出前輩句句真言。全文邏輯性強,結(jié)構(gòu)嚴謹,共分為三輯。第一輯“向著明亮那方”,是蓄水過程,向名家、名著取經(jīng)過程。閱讀是成長的最佳途徑。宋代黃山谷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閱讀鑄就本色,打通各自的任督二脈,才會有源頭活水來?;叵脒@一年,書房的書塵封不少,思緒跟著禁錮了,對學生漸漸失去耐心,簡單而粗暴,接近軍事化的管制,不是育人的根本要求。以花開一書為鏡,倍感汗顏,只有重拾閱讀,方能修心養(yǎng)性,找到教育的真諦,明亮的方向一定不遠。
第二輯“一樹一樹的花開”,則是春華到秋實的過程,期間孕育、耕耘,無疑是艱難的、辛酸的、或者是無奈的、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必須學會堅守,只有花開了,我們才會留有余香。話說簡單,做起來很難。今年接手的班級,頑皮的孩子多。記得第一個月,有個孩子兩次無緣無故不來,聯(lián)系家長才知道,他在小學三年級就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早上到校,然后偷偷地溜回家里。了解情況后,放下身段鼓勵他:再堅持一下,如果還覺得學校真討厭,就讓他自行安排。他答應了,十月份堅持下來了。還不知道十一月、十二月又會如何,但我愈來愈堅信,陪伴這樣的孩子度過一學年,關(guān)心一學年,這樣的不離不棄,一份隱忍的堅守,也許到頭來,手無余香,但最起碼喚醒了孩子,給他的少年留下了夢的地方。這樣的人生一年又一年,漫長而不單調(diào),勞碌而又充實,平淡而又真實。每邁出一步,不僅為學生奠基,也為自我的升華夯實基礎(chǔ)。
最后一輯“播撒溫暖的陽光”,則是人生的升華,給各自的人生樹立了豐碑。這種詩意的人生何嘗不令人向往。演繹一朵朵花開的聲音,享受人生的愜意的時刻,真的很美。世俗的生活麻醉了我,整日毫無感覺。遇上這些文字,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渺小。作者好像在關(guān)心、鼓勵、照顧我這樣的人,讓自己不要消沉。
學校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學生,一屆屆學生從自己手里而過,我不求學生的回報,只求學生在身后談起老師的時候說,我記得有位歷史老師教過我,喜歡上他的課就知足了。有時候,想想我們選擇了這種職業(yè),也就選擇了一種人生。在回首往事的時候,我無憾。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育生活中,已慢慢學會獨處,享受自己的特色人生,時時聽到花開的聲音,時時向著明亮那方前行。
(卞光緒,江陰市徐霞客中學璜塘校區(qū),214407)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