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有些教師讓學生機械地抄抄寫寫,死記硬背,誤認為這就是語言訓練,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無異于緣木求魚。葉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學的意義并不限于讓學生學懂、學會多少個這樣的例子,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通過這些例子的學習,理解和運用文字,發(fā)展和豐富語言。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出發(fā),對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措施談談自己的看法,求教于同行。
一、精選語言訓練點,鮮“活”言語內涵
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研讀文本,挖掘有價值的語文因素,精選文本內容中語言點展開訓練。具體做法有:(1)根據年級要求和學生特點,挖掘語言點。(2)緊扣“重點”的生字新詞,挖掘語言點。(3)根據“特殊”的標點符號,挖掘語言點。(4)尋找課文內容的“空白”,挖掘語言點。(5)尋找文本的“沖突”,挖掘語言點。例如,薛法根老師教學《愛如茉莉》,首先板書“愛如茉莉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樸素溫馨……”等三組共六個詞語。這六個詞語有的是課文中直接就有的,有的是薛老師對詞語稍作修改歸納出來的,都是描述茉莉特點的詞語。薛老師要求學生用其中的一兩個詞語來說說,“在同學們心中,茉莉是什么樣的?”這一問題的拋出,提升了詞語教學的價值。學生學習詞語,不應單純停留在“積累和理解”的層面,而應把目標指向到“言語表現”。學生通過用詞表達來內化語言,在說和寫的訓練中,讓學生大腦中的“消極詞匯”轉化為“積極詞匯”,成為學生言語表達的鮮活元素。
二、巧設語言訓練境,激“活”言語興趣
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為語言文字訓練提供了有益的環(huán)境。如果缺乏激起學生興趣的誘發(fā)點,將事倍功半。為此,要變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愛上語言文字訓練。具體應遵循三個原則:
1.活動性
即訓練形式多樣,時而比賽搶答,時而辯論打擂,說一說、唱一唱、畫一畫、演一演也未嘗不可,這樣一來,課堂會充滿競爭與趣味。
2.藝術性
即通過一個情景,一幅插圖,一段樂曲,一個詩句,一句名言,激發(fā)審美情趣,把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全部調動起來。
3.開放性
即在不同空間,以“訓練”為中心,以“活動”為形式,構成一個廣闊的、目標一致的整體優(yōu)化訓練環(huán)境,如開展演講比賽、故事會、詩朗誦會等等,寓訓練于樂。
許多語文教學名家在這方面給我們做了范例。例如,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教學《新型玻璃》時,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后,設計了“新型玻璃自述”的練筆,他把全班學生分為五組,每組分別練習一篇新型玻璃的自述。他用飽含激情的語調說:“現在,別忘了,你就是新型玻璃。要會夸自己,把自己的特點、用途寫清楚,叫人一看就想買你。”學生躍躍欲試,動起筆來。這一課的練筆,于老師根據說明文的特點,要求學生以自述的方式,分組練寫一種新型玻璃。這種表述不是簡單復述,而必須改變人稱,又帶有童話的趣味性,還有廣告特色,一下激活了學生的言語興趣。
三、優(yōu)化語言訓練法,盤“活”言語能力
在一篇課文中,語言文字訓練的設計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詞句段篇的訓練,又有聽說讀寫的訓練。訓練的方式方法千變萬化,但是從語言運用形式看,無非就是口頭語言訓練和書面語言訓練兩種方式??陬^語言訓練包括朗讀、背誦、復述以及課堂中的討論、答問、說話練習等等。書面語言訓練包括默讀理解、寫詞、寫句、寫片斷等等。所以,我們在諸多訓練中,既要抓住常規(guī)訓練不放,又要集中精力突出重點,分清訓練層次,優(yōu)化訓練方法。
比如《鄉(xiāng)下人家》第一自然段中描寫了門前的瓜藤,我先讓學生進行兩讀活動。一讀讀出“攀”“爬”的重音,讓學生感悟到藤蔓奮力向上的長勢。二讀讓學生想象你“攀”我“爬”,我“爬”你“攀”的爭先恐后的情景。學生在誦讀之中感悟到了藤蔓的勃勃生機。這一段中還有一句寫藤葉用了“長長的”“綠綠的”,我又設計了兩步走活動。一說說出類似重疊的詞語;二寫讓學生想象那茂盛的情景,用恰當的詞語描繪出來。學生體味出了“茂盛”“茂密”“密密層層”“蔥蔥蘢蘢”,從而獲得了郁郁蔥蔥之感。在學生感悟瓜藤郁郁蔥蔥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話:“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敝笇W生對讀這一句前后兩部分,用“襯”字激活學生,讓學生眼前突現郁郁蔥蔥的藤葉與青紅的瓜,頓生色彩明麗之感。農家小院的一架瓜,就有三美:勃勃生機、郁郁蔥蔥、色彩明麗。這是優(yōu)化訓練方法后感受到的語言之美。
總之,語言文字訓練是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也是語文教學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之一,教師對學生語言發(fā)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對教師來說,訓練點要精選,訓練境要巧設,訓練法要得當。如此,才能促成所學語言的全面內化,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曹春蓮.讓語言文字活起來[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