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春才
古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它結(jié)構(gòu)嚴謹,短小精悍,節(jié)奏鮮明,形象生動。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边@句話很明確地說出興趣教學具有強大的引力,也是引導學生探索奧秘的動力。
為了講好杜甫的這首《江畔獨步尋花》,把學生帶入一幅清新雋永、生機勃勃的畫卷當中來,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理解詩意的。
一、以簡筆畫引導學生入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當學生讀到“黃四娘家花滿蹊”時,教師根據(jù)詩意,為學生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幅“微風輕拂,綠葉颯颯響,花影婆娑”的彩色簡筆畫。同時教師進行語言渲染:稀疏籬笆環(huán)抱一座院落,其間青藤纏蔓,紫粉色的牽牛花綻開笑臉,籬笆間一條蜿蜒的小路伸向江邊,小路兩旁無數(shù)盛開的花朵爭芳斗艷,花枝繁茂,掩蓋住了小路。因為小學生對色彩感強烈的直觀畫面十分感興趣,教師再通過語言渲染,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聯(lián)想黃四娘家附近江水平靜、漁船靜泊、家人互談的場景。這些場景詩人雖然沒有提到,但教師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充分利用畫面這種直觀教具和形象化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聯(lián)想能力,啟發(fā)誘導學生進入情境。
二、借助媒體引導學生入境,升華詩文意境
當學生誦讀“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時,教師接著在黑板上勾畫出“盛開的鮮花中上下飛舞的蝴蝶不間斷地吻吮著花蕊,黃鶯鳥在花叢中啼鳴”這樣的簡筆畫,同時播放黃鶯鳥啼鳴的錄音,再現(xiàn)詩中的情景,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引發(fā)學生對美好春天的熱愛。此時此刻,學生的頭腦中有了這首詩的畫面,學生伴著古箏曲聽老師誦讀,閉目靜聽,并張開想象的翅膀,使詩人描繪的景象呈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學生似乎感悟到了春風吹面,聞到陣陣花香,好一派輝煌燦爛的明媚春光,進而也很自然地講出詩意,感悟到詩人的思想感情。
好的教學情境,具有一種感染性和催人向上的力量,也能使學生受到感化和熏陶,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也會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更好地接受知識。
三、用貼切的過渡語,借表象思維幫助學生建立立體畫面
教學古詩,教師應(yīng)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中,在情境中悟真情,進入角色,如臨其境。教師善于動腦處理上下行詩的過渡語,學生就會很自然地隨著教師的語言,通過大腦不斷構(gòu)圖來理解特定環(huán)境下的詩人情感。在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引出詩句,我做了這樣的渲染:“花開細柳隨風醉,黃鸝啼破艷陽天……”然后出示“黃四娘家花滿蹊……”這樣處理,就是教師在幫助學生建立表象思維,構(gòu)制立體畫面,這就像戲劇中的楔子一樣把學生的思維方向引到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去理解詩句,體會詩的意境。
在教學古詩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立體畫面,學生憑借創(chuàng)造的情境、渲染的氣氛,變詩中的情境為我情我景,從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增強對詩意的感受,誘發(fā)學生的感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用語言的渲染引出詩句,也能使全詩講解起來顯得緊湊、連貫。既有形象畫面,又有立體感知,學生的情與作者的詩情融為一體,學生理解詩文透徹,也就很容易把整首詩很快地連講出來,因此可大大加快教學進程,提高教學效果。
在學習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時,最后兩句“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是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的句子,春色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杏樹、桃樹、李樹都開了花,草兒都穿上了什么樣的衣服呢?如果你看不到就憑著自己的想象寫出來?!耙恢t杏出墻來”,那園中僅有紅杏出來嗎?難道沒有飛鳥、蝴蝶、蜜蜂嗎?想象的空間很大很大,這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學生寫作,學生會很快寫出喜歡的春景圖,內(nèi)容也很好。
四、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疑難,再造想象,訓練寫作
“只有親自去體驗,才知道水有多深,路有多長?!痹诮虒W古詩《暮江吟》時,學生對“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字存在疑點,詩中所用的“鋪”字把一幅江水浸染、紅綠相稱、水天相接的秋江夕照圖描繪得蔚為壯觀、令人嘆絕。為了讓學生理解好這個“鋪”字,我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海上日落圖來體會,假如你走進圖中,你的感覺是怎樣的?自己寫一寫。當學生把整首詩理解了之后,就知道詩文描寫的是兩種美麗的景色,學生在描寫美麗景色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作文,自然思維活躍。假如你走在江邊,迎著西下的落日,你有何感受?當露珠灑滿大地的時候,一彎新月高高掛起,你又有何感受?讓學生進行思維創(chuàng)作,這樣一篇篇習作就誕生了。習作有思想,內(nèi)容十分豐富,效果非常好。
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要著重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作文和想象要求學生具有更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好地完成作文。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指導他們認真觀察生活,這是我們學習古詩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紐帶。
參考文獻:
高逸君.淺談古詩教學[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