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斐斐
[摘要]英語寫作是高職生的弱項。語言模因是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的:教育和知識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和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基于該理論,闡述了模因論對英語寫作教學的指導作用,得出了從語言輸入、仿寫和寫作活動設計三個方面指導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結論。
[關鍵詞]模因論;語言模因;高職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4-0175-03
一、引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強調,英語教學除了語言知識傳授,更要加強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服務于實際涉外交際活動。相應地,在寫作方面要求學生能就一般題材,在30分鐘內寫出80-100詞的命題作文;還要會填寫表格或模擬套寫簡短的英語應用文。寫作是學生掌握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有些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生硬的漢英對譯現(xiàn)象,例如,“From September 2007 to July 2009 at Dongfa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y.”,“I very like it.”,“In 2001 through the computer exam,obtain the certificate.”針對這種現(xiàn)象,許多研究從模因論的視角提出了解決的途徑,例如,從模因復制和傳播的方式、階段以及語言模因類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寫作模板和仿寫有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如果從模因的體現(xiàn)方式入手分析,可以促進寫作能力的英語教學包括強化基礎知識、熟讀與背誦,從詞、句子和段落篇章方面進行模仿寫作以及寫作活動設計三個方面。
二、理論基礎
模因論是從達爾文進化論中產生。它試圖從歷時和共時的角度來解釋文化進化的規(guī)律,分析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及其進化和傳承。模因(meme)是文化傳播單位,起著與基因在生物進化中類似的作用,模因通過模仿而傳播,模因在復制和傳遞的過程中往往要經歷四個階段,即同化,記憶,表達和傳播,每個階段的任務不同,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語言模因以語言作為傳播媒介,揭示了話語流傳和語言傳播的規(guī)律。它可以在字、詞、句乃至篇章層面上表現(xiàn)出來。從模因論的角度觀察,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方式有“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表現(xiàn)型。語言模因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教育和知識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以及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這也是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三個主要途徑。
三、模因論對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指導作用
(一)教育和知識傳授——語言輸入
語言模因通過教育和知識傳授得以復制和傳播。從學生的角度看,教育和知識傳授就是語言輸入。另外,模因復制和傳播的前兩個階段是同化和記憶,也就是語言輸入階段。Dawkins(1989)認為模因是存儲于人腦中的信息單位,可以通過書本和電腦等途徑傳播出去。教育和知識傳授使學生獲得語言模因,在學習和生活中反復使用該語言模因,學生將該語言模因存儲在大腦中,而語言模因也實現(xiàn)了從書本到人腦或在人腦之間的自我復制。
(二)語言本身的運用——仿寫
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第二個途徑是語言本身的運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就是要進行寫作練習,把儲存在腦中的語言模因輸出。通過寫作練習,除了有助于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建構,還幫助學生習得各種語篇的寫作思路、篇章結構特征。這要求教師提供一些詞、句子、篇章的范例,尤其是應用文,對格式的要求較嚴格,學生可以仿照例子練習。另外,模因復制和傳遞的第三個階段是表達階段,也就是被同化和記憶了的語言模因通過語言本身的運用得到復制和傳播。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方式有兩種: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蛐驼Z言模因指信息內容以各種形式被復制出來。這要求學生掌握許多英語表達方式,避免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語句重復現(xiàn)象。表現(xiàn)型模因是指語言的形式嵌入不同信息內容而予以復制、傳播。比如,語篇結構模因。
(三)信息的交際和交流——寫作活動設計
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第三個途徑是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另外,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第四個階段是傳播階段。觸發(fā)語言模因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存在于人的大腦中可能轉變?yōu)槟R虻男畔?,其二是語境。根據語境觸發(fā)的信息,可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通過交際和交流在一種文化中傳播,一些生命力強的模因會得到廣泛的傳播,當語言模因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交際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時,這些模因就變得強大,并在這種語言中不斷復制和傳播。相反,語言模因不被廣泛的使用,在交際中不能發(fā)揮積極作用時,這種語言模因的生命力弱,不能在新的語言中復制和傳播,二語習得者也就不會習得這種語言模因。
那么,如何使英語寫作具有交際意義?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理念。語言輸入和仿寫關注語言形式,是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途徑。寫作活動設計更應關注語言意義,寫作能力與其他語言技能一樣,是一種交際能力,學生通過寫作來表達個人思想,并與他人交流思想。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都是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目的,并且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其次,通過設置接近真實生活或工作場景的交際語境,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寫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寫作知識和英語語言知識,甚至英語母語者的寫作思路所包涵的思維方式,都是模因,這些模因在交際中得到復制和傳播,被賦予生命力,被二語習得者習得。
四、模因論在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語言輸入
1.強化基礎知識
語言模因首先體現(xiàn)在教育和知識傳授上,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法規(guī)則和基本句型,熟悉不同類型的應用文寫作格式、注意事項、寫作特點等,以便在接下來的運用中,作為正確的模因來復制,進行同化和記憶。同時,要適當及時糾正學生作文中的錯誤。
2.熟讀與背誦
要想達到自如地表達思想,英語的積累就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程度,而這取決于英語語言材料的大量輸入。對于二語學習者,熟讀與背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語言材料輸入手段,應重視熟讀與背誦在語言輸入中的重要性。通過熟讀和背誦,詞、短語、句型和篇章,模因深刻地儲存在個體的記憶中,而儲存的模因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輸出。另外,在寫作教學實踐中選擇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語短文讓學生接受英語的熏陶,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也可以背誦諺語、名言、警句,它們寓意深刻,寫作中如能適當?shù)匾?,還可以為文章增輝添彩。
(二)仿寫
仿寫可以從詞語、句子、段落篇章三個方面進行,通過寫作練習來提高寫作能力。
1.詞語模仿
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語言模因的基因型傳播啟示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鼓勵學生多運用同義詞語,使語言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在表達感謝時,除了Thank you for…可以用I am thankful to you for…/I am grateful to you for…/Id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for….
2.句子模仿
句子模仿時,語言模因的表現(xiàn)就比較靈活??梢允恰皟热菹嗤问礁鳟悺钡幕蛐停部梢允恰靶问较嗤瑑热莞鳟悺钡谋憩F(xiàn)型。
在教學中,語言模因的基因型傳播提醒學生要注意句式的變化,如此可以避免用詞重復。例如,英語請假條中經常用的一個句型是“我要請兩天假”,有如下三種表述:I am writing to ask(you)for two-day leave/for leave 0f two days./I request you to grant me two days leave./1 would like to appIy for two days leave from June 27to June 28.再比如表示最高級時,也可以有三種不同的句型: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to decide./Nothing is so difficult as to decide./Nothing is more difficult than to decide.同樣一個意思可以通過多種句式來表達,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語言模因的表現(xiàn)型傳播體現(xiàn)在對句型的熟練運用,前提是要求教師講授大量有用的句型,學生應掌握該句型,并能熟練運用。例如,下面三個句子是對同一個句型“the more…,the more…”的運用。
The more information people have,the easier things are./The more I read the poem.the more I hke it./The more often one practices,the better one becomes.
3.段落篇章模仿
段落篇章模仿寫作是指對文章的整體篇章布局進行模仿,是語言模因的表現(xiàn)型傳播。高職英語作文題型有通知、簡單信函、簡歷、申請書等。課堂上教師提供幾篇不同的范文,以便加強學生了解各種體裁的大致框架,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語篇結構,在同一體裁文章的框架中嵌入不同的內容,組成新的模因復合體。例如邀請信一般分為三部分,開頭邀請對方參加某一具體的活動,然后是具體時間和地點,結尾表達期待對方能接受邀請;請假條的思路是先寫請假時間,再寫請假理由,最后表達期待獲得批準。求職信的框架包括三部分:獲得信息的途徑,個人簡歷和希望獲得面試的機會。段落篇章模仿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
(三)寫作活動設計
英語寫作教學的首要目的是促使學生產生寫的動機、興趣和信心。使學生愿意寫英語,并在寫的過程中感受學習英語的快樂。針對學生英語寫作動機缺乏的事實,設計寫作活動時,為學生設計有真實交際目的的寫作任務,讓學生有話可說,在寫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讀者的需要和寫作的交流目的,并且與學生正在學習的語言文化知識有關,還要方便學生作品的交流和評價。
首先,在教授英語應用文寫作時,可以設計一些模擬的活動。例如,關于求職信的寫作,可設計如下課堂活動,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內部分同學扮演面試方,負責搜集和詢問面試問題,另一部分同學扮演求職者,要多方面準備如何回答甚至要臨場發(fā)揮,部分同學可擔任秘書或接待工作,在面試時呈現(xiàn)已完成的英語招聘廣告,個人簡歷和求職信。該活動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通過真實任務的完成,增加學習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其次,高職應用文寫作對學生寫作的控制較多,其他的非正式文體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如日志、小對話、隨筆、短評、續(xù)寫故事等。四級作文的寫作也給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空間,練習非正式文體的英語寫作有助于學生寫好四級作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類寫作活動要有讀者和反饋。如;要求讀者列出作者的主要觀點和讀者自己的觀點,開展評選活動等。
五、結語
英語寫作是高職生的弱項。語言模因是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的:教育和知識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和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谠摾碚?,闡述了模因論對英語寫作教學的指導作用,得出了從語言輸入、仿寫和寫作活動設計三個方面指導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結論。
(責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