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朝霞,王 紅,李利容,譚遠霞,王 鑫,陳 文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20)
?
五行音樂干預對缺血性中風后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諶朝霞,王紅,李利容,譚遠霞,王鑫,陳文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20)
[摘要]目的探討五行音樂干預對缺血性中風后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100例缺血性中風后抑郁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干預組給予五行音樂干預治療,對照組予阿普唑侖0.4 mg口服,使用HAMD量表及SF-36量表分別在患者入組1 d、入組60 d評定其抑郁程度及生活質量,并進行組間比較。結果2組治療前HAMD量表及SF-36量表各維度的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干預組與對照組HAMD量表的得分均呈下降趨勢,SF-36量表的得分均呈上升趨勢,在治療60 d時干預組2個量表的得分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五行音樂干預療法能明顯改善缺血性中風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缺血性中風;抑郁癥;生活質量;五行音樂
缺血性中風后抑郁癥(PSD)是發(fā)生于中風后的一種常見的情感障礙性疾病,患者一般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對周圍事物興趣減退、思維遲鈍、失眠等多種形式的情感障礙。研究顯示,我國缺血性中風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約為34.2%[1]。由于對PSD缺乏足夠的重視或治療不及時,導致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大受影響,還可能增加死亡率[2]。對于PSD單純西藥治療雖有一定療效,但相當一部分患者療效不理想,且有一定的不良反應,患者對藥物的疑慮大,依從性差[3]。在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中,音樂養(yǎng)生理論有著悠久的歷史,五行音樂療法是以五行學說為核心,將宮、商、角、徵、羽五音分別與五行、五臟、五志相對應以調節(jié)身心的音樂療法[4]。我院中醫(yī)科從2014年8月開始應用五行音樂療法對PSD患者進行治療,臨床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8—12月我院中醫(yī)科收治的PSD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1995年中華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5],并經CT或MRI檢查確診為缺血性中風,同時符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關于抑郁的診斷[6],而且近期未曾服用影響測試指標的藥物(鎮(zhèn)靜催眠藥、精神類藥物);所有病例均意識清醒,無失語,無智能障礙,文化程度在小學以上,能理解抑郁量表內容并配合治療;HAMD評分大于8分;無證據(jù)提示抑郁癥有其他病因。排除標準:年齡在18歲以下和80歲以上者;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由腦腫瘤、腦外傷、腦寄生蟲病、代謝障礙等引起腦梗死者;合并肝、腎、造血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采用隨機對照研究,將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干預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64.42±7.98)歲;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66.32±6.71)歲。2組性別及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護理+口服阿普唑侖0.4 mg每晚睡前口服。
1.2.2干預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分型采用五行音樂干預,進行辨證施樂。即根據(jù)中醫(yī)基礎理論及五音理論,分別確定每位受試者的證型并通過辨證采用音樂調式來進行干預。音樂光盤選用中醫(yī)養(yǎng)生音樂—天韻五行樂(國學應用系列之一,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出版)和音樂光盤治療(作曲:石峰,中國著名養(yǎng)生音樂開拓人和著名作曲家;中醫(yī)顧問:郝萬山;演奏:中央音樂學院民樂團)。干預前進行音樂療法教育,治療時間每次30 min,持續(xù)治療60 d(包括住院時和出院后共計60 d),且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治療中風后抑郁病情的藥物。根據(jù)2007年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的《中醫(yī)內科學》,將PSD患者分為以下幾種證型并采用中醫(yī)五行音樂進行辨證施樂:①肝氣郁結證,選用角調,相當于簡譜中的“3”,為春音,本調調暢平和,助人入眠,有促進體內氣機宣發(fā)和舒展的作用。選用樂曲有《綠葉迎風》《松下觀濤》《溪山秋月》《草木青春》《胡笳十八拍》。最佳欣賞時間為19:00—23:00。②肝郁脾虛證,選用宮調,相當于簡譜中的“1”,為長夏音,本調悠揚諧和,能促進全身氣機穩(wěn)定,調節(jié)脾胃功能。選用樂曲有《洞天春曉》《良宵》《鳥投林》《閑居吟》《秋湖月夜》。最佳欣賞時間為17:00—19:00。 ③氣郁化火證,選用羽調,相當于簡譜中的“6”。本調風格清純,如天垂晶幕,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在氣郁發(fā)火時,用水來克制、緩和火氣。選用樂曲有《梁?!贰抖吃隆贰稘h宮秋月》等,最佳欣賞時間為7:00—11:00。④心神失養(yǎng)證,選用徵調式樂曲,相當于簡譜中的“5”。本調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入心。選用樂曲有《紫竹調》《荷花映日》《雨后彩虹》。最佳欣賞時間為21:00—23:00。⑤心脾兩虛證,選用兩種樂曲宮調式樂曲和/或徵調式樂曲,入心養(yǎng)心。選用樂曲有《秋湖月夜》《鳥投林》《閑居吟》《十面埋伏》《黃庭驕陽》等,以調節(jié)脾胃的升降功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wěn)定。最佳欣賞時間為進餐時以及餐后1 h內。⑥心腎陰虛證,選用兩種樂曲,商調式和羽調式樂曲。選用樂曲有《陽春白雪》《梅花三弄》《塞上曲》《玉液還丹》《伏陽朗照》等,最佳欣賞時間為7:00—11:00。實施五音療法時盡可能排除各種干擾,使患者身心沉浸在樂曲的意境之中;某些樂曲兼具2種以上的意義和作用,必須靈活選用,以避免有悖病情的內容;控制音量,一般40~50 dB即可,用于安神時可更低至≤30 dB;選擇樂曲需根據(jù)患者病情及患者的民族、區(qū)域、文化、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不強迫患者反復聽一首曲子或厭煩的樂曲,否則會適得其反。
1.3觀察指標出院后第2周電話隨訪1次,之后視患者情況在第3周、第4周隨訪2次。隨訪內容主要是檢查患者五行音樂的執(zhí)行情況,了解患者身體、心理康復進展 , 解答患者的疑問,提醒患者按時復診等。患者也可以隨時電話咨詢。分別于患者入組第1天、第60天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生活質量量表(SF-36)對2組進行評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及處理,對人口學資料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對2組量表評定數(shù)據(jù)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HAMD量表得分比較治療前2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2組HAMD得分均顯著下降(P均<0.05),且干預組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分)
2.22組SF-36量表得分比較治療前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2組生活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均<0.05),且治療組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均較對照組提高,在情感職能、活力、總體健康3個維度上尤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3討論
PSD是中風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PSD患者兼有抑郁及中風的特點,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臟腑功能虛衰,加重病情,最終對患者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包括降低患者的依從性、生活質量、康復程度,延長住院時間等[7]。如能早期發(fā)現(xiàn)中風患者的抑郁情緒,并盡早開始干預治療,可有助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F(xiàn)代醫(yī)學關于PSD的發(fā)生機制尚不十分清楚,比較公認的學說是缺血性中風后抑郁可能是社會心理因素和神經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PSD多用西藥治療,如阿米替林等傳統(tǒng)抗抑郁藥,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等新型抗抑郁藥等,這些藥物雖有一定療效,但相當一部分患者療效并不理想,且存在消化不良、性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生活不便,影響依從性,從而延誤了治療[8]。
中醫(yī)認為,PSD屬于“郁證”范疇?!豆沤襻t(yī)統(tǒng)大全·郁癥》:“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郁結,即郁之久,變病多端”。可見,情志不舒、氣機郁結為發(fā)病之因,同時陰虛火旺、心神失調、氣血不和等亦促進了抑郁的發(fā)作。中風合并郁證則既有郁證情志不舒、氣機不暢的特點,又有中風氣血虧虛、氣滯血瘀的特點[9]。
在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中,五行音樂養(yǎng)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自《黃帝內經》?!饵S帝內經》根據(jù)五行特性,闡述了五音、五臟及情志活動的相互聯(lián)系?!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份d:“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辈煌囊綦A可以產生不同的作用,如本研究中氣郁化火證,選用羽調,相當于簡譜中的“6”。羽調風格清純,蒼涼柔潤,如行云流水,具有“水”的特性,入腎, 在氣郁發(fā)火時,則應用水來緩和、制約火氣。音樂能以情勝情、以情制情,通過感染情緒、調理心境,從而平衡人體陰陽,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達到動蕩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對PSD患者進行辨證分型、辨證施樂,針對不同患者制定適宜的音樂療法處方,如肝郁氣滯型選用角調式樂曲;心脾兩虛型選用宮調和/或徵調;心腎陰虛型選用商調式和羽調式樂曲。通過對PSD患者施行五行音樂療法后,對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質量均有明顯效果。
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提出人是一個生理、心理和社會的統(tǒng)一體。我院中醫(yī)科對于PSD患者的治療護理從整體出發(fā),實施辨證選曲,有針對性地進行五行音樂干預,使整體與局部相結合,規(guī)范化與個體化相結合,減輕了患者抑郁癥狀,增強患者對康復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本研究通過中醫(yī)辨證施樂,針對不同患者制定適宜的音樂療法處方,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并與現(xiàn)代護理有機結合,互相滲透、互相促進,提升中醫(yī)??谱o理內涵。且此操作簡便易行,患者及家屬往往能積極配合,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輕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龍潔,劉永珍,蔡焯基,等. 卒中后抑郁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研究[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1,34(3):145-148
[2]齊明華,陶玉倩. 腦卒中后生存質量的研究[J]. 中國神經精神雜志,2005,31(2):5-7
[3]嚴亦平,劉新波,胡仲純. 腦卒中后抑郁的相關因素[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2):99-100
[4]張杰,徐芳,杜漸,等. 中醫(yī)五音療法探析[J].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0(5):702-704
[5]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6]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S].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7]張長青,王向華. 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學研究現(xiàn)況[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1):63-65
[8]張旭,高偉,王慧芳,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與帕羅西汀治療以軀體化表現(xiàn)就診的焦慮、抑郁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9(11):816-818
[9]付淵博,李宗衡,鄒憶懷. 論五音療法在中風病中的應用[J].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2(12):33-34
[收稿日期]2015-07-31
[中圖分類號]R25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06-0677-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