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鳳
摘 要: 本文以我校15級某大一新生寢室發(fā)生的人際關系矛盾案例為基礎,從問題的關鍵點和解決思路出發(fā),闡述了該案例的實施辦法及效果,從而為今后該類學生日常管理問題的解決提供一點經(jīng)驗啟示。
關鍵詞: 新生 人際關系 矛盾 啟示
一、案例背景
小S,系我校15級某專業(yè)省外生源女生。新生入學時與所在班級的其他兩名女生分到了博文苑5號樓某宿舍。小S,由于入學時成績較為優(yōu)秀,班級不少同學對她的評價也不錯,故在班級擔任團支書一職。但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的了解逐步加深,小S本身的缺點逐漸顯出:性格較為直率,做事缺乏思考,自我感覺過高。比如大大咧咧,有什么說什么,也不管同學的感受,在宿舍興趣愛好及個人習慣與同學不太一致,其在大一上學期的一段時間開始與寢室同學的關系也因此而不容樂觀。
第一學期中期,其所在班級的班長來辦公室反映,小S與同寢室的小W和小H鬧得很不愉快(而小H本應是中間者),甚至差點動起拳腳,想調寢室,而且班級其他同學都已經(jīng)知道了她們的事情。
二、問題關鍵點
本問題的關鍵點是:其一獨生子女的優(yōu)越感和依賴感廣泛存在,部分新生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其二該寢室的小H實際上應該作為中間者存在,而不應該盲目站在小W一邊;其三矛盾雙方缺乏基本的溝通渠道。
三、解決思路
結合問題的關鍵點,擬提出以下解決思路。
(一)分清寢室人際關系矛盾真正的矛盾方,找出引發(fā)雙方不愉快的爭執(zhí)點,暢通溝通渠道,從思想上對雙方進行引導與教育。
(二)充分做好中間者的思想工作,暢通矛盾雙方的對話渠道。
(三)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對該寢室同學給予后續(xù)的關心、關懷和幫助。
四、實施辦法及效果
作為輔導員,我開始留意小S宿舍同學的情況,到底什么原因讓她們鬧矛盾,想換宿舍。于是我詳細詢問了班長情況:小S宿舍的幾個同學以前關系怎么樣,最近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由于班長是個男生,對于女生宿舍里發(fā)生的事情也不是太了解。我就讓他回去仔細觀察觀察,和同學交流的時候也多留意一下,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就及時向我報告。同時,我又找來小H、小W兩名同學,向她們詳細詢問情況,在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原來小H在她們兩個鬧矛盾時時中立的,只是由于和小W是老鄉(xiāng),便站在了小W一邊。后來,在和這兩位同學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以下一些消息:小S平時宿舍個人物品擺放及宿舍衛(wèi)生做得不太好,比如說上完廁所后不沖等;平時擔任院學生會干事,有時候一忙起來熄燈非常晚,經(jīng)常弄得她們睡不著覺;在任團支書期間,做班級工作的時候缺乏方法,大大咧咧,也不顧同學的感受,對宿舍的幾個舍友也是毫不留情面。甚至在其他同學面前說小W長得很另類很難看,弄得小W很氣憤。當然結合新生入學心理測試結果,也發(fā)現(xiàn)小W本人具有較強的偏執(zhí)性,這也是為什么對小S的一些不完美的小細節(jié)甚至不完美的評價如此再在意。
我也找到小S本人,先詢問了她近期的學習情況等問題,然后委婉地問她與宿舍同學的關系。小S立即抱怨起來:她們兩個老是針對我,我實在不想跟她們過下去了,老師,我想換宿舍。隨后詢問了小S跟其他兩位同學起沖突的原因,可是小S卻說自己平時自己做得也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她們真是莫名其妙。隨后我就小W和小H所說的情況委婉地問了一下,小S這下承認有這些事了,可是卻覺得沒什么大不了,自己平時在家也這樣。我隱約感覺到,作為獨生子女,平時在家里父母很寵她,使她養(yǎng)成了做事不考慮別人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所以還沒有很好地學會過寢室生活。隨后重點跟小S引導了如何過好寢室生活,讓她也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她也解釋了那天在背后說小W長得很另類的原因,她是并非出于有意,只是平時跟別人開玩笑開習慣了。
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一方面多次打電話給小H請她作為一名中間者來幫忙處理兩人的矛盾。另一方面,把小S、小H、小W一起叫到辦公室,做她們的思想工作,同學之間存在誤會有矛盾很正常,讓她們互相寬容和理解。又單獨找了小W,小W的態(tài)度較前兩次已明顯趨于平和。我知道,她已經(jīng)明白了,而且會處理好和小S的關系。又再次找了小S,對她的班委工作和學生會工作進行了肯定,然后委婉地提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尤其是要和同學處理好關系,希望她對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加以改正。小S含淚重重地點了點頭。
小S宿舍的幾個同學又生活在了一起。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經(jīng)常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她們宿舍的情況,也不時和她們談話,了解她們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以此觀察她們宿舍同學的關系狀況。建議她們多參加一些學校、學院的活動,尤其是以公寓和宿舍為團隊的活動,讓她們從活動中了解對方,加強交流,拉近距離。
五、經(jīng)驗啟示
本案例所暴露的問題具有很多深層次原因:第一,隨著高校擴招,一個寢室里的學生可能來自全國各地,文化差異、生活習慣不同……種種問題一下子都暴露出來。第二,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智力成長被過分關注,老師、家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都不夠重視,造成學生進入大學后心態(tài)調整緩慢。第三,目前,部分“95后”比較自我、不習慣主動與人溝通,使融洽的寢室關系成為奢望。第四,無論家庭環(huán)境如何,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造成一些新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優(yōu)越感偏盛。
因此,針對本案例,如何讓大學生宿舍成為溫馨港而非是非地,在今后我們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生入學教育是關鍵。學校、學院應該重視新生始業(yè)教育中的寢室矛盾沖突問題,為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輔導員貼心關懷是重點。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了解學生最多的輔導員,只有在學生工作中仔細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個案,用心體貼、感化學生,才能把學生工作做好,換來學生的認同。
(三)課外實踐活動是抓手。各學院可以在宿舍開展“宿舍文化節(jié)”、“寢室設計大賽”等活動,達到團結寢室同學的目的,這也是學生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
(四)家校緊密聯(lián)系是保障。加強家校聯(lián)系,可以不斷營造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促進大學新生全方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