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斌
摘 要:立德樹人應該是在政治教學中才會接觸到的詞匯,但實際上,每一門知識都是相通的,或者說是相互滲透的。高中物理和政治似乎沒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其中的知識點卻在教育著人們,給予人們立德樹人的條件。通過分析高中物理的力學教學要點,淺談如何使其發(fā)揮立德樹人的作用。
關鍵詞:力學教學;高中物理;立德樹人
一、力不是單獨存在的,啟示我們?nèi)伺c人的和諧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能離開物體單獨存在,而且有一個“力”存在,必然會有相對的力產(chǎn)生。這是我們高中物理力學當中最基本的概念,學生對其的記憶和理解也沒有難度。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它正是我們引入人際關系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正如力不會單獨存在,相互依賴一樣,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存在,沒有人可以不和他人交往、交流。如果想要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就必須將自己置于社會當中,就如力必須表現(xiàn)在物體上才有意義一樣。在高中物理力的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適當“借力育人”,鼓勵學生積極和別人交往,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在社會中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二、力的合成與分解,啟示我們要合理分配壓力
高中的學習壓力可想而知,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不敢有一絲的放松,但是這種強壓生活往往給學生帶來思想上的不平衡,導致一些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在力學這一知識點的學習當中,對力的分解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分析問題的基本能力。一個看似很復雜,沒有任何方向的力,只需要稍加分解,對角度和力的大小進行計算,就容易將問題理明白。這一點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自己的壓力進行分解,然后一步步解決,這就是力學帶給我們立德樹人的啟發(fā)。而力的合成則更多地體現(xiàn)了人的合作意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幾個簡單的力的分析,得出“合作”是處事之道,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其實“力”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或者說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它,正是它的無處不在更能啟發(fā)我們一些關于人生的思考。合理利用力學中的知識點,輔助想象力,延伸到我們身邊,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甚至有更加深刻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冷緒信.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1(05):131.
[2]張士勇.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12):48.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