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姝
【摘要】班級是大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校發(fā)揮教育、管理職能的載體,也是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臺。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可靈活運用多種途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發(fā)揮班級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面的優(yōu)勢,以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關鍵詞】班級;大學生;管理
班級是學生群體的最基本單位。學校發(fā)揮教育、管理職能都是通過班級活動實現的。在高等學校,學生年齡接近或已達到成年,他們知識豐富、素質高、有熱情、潛力大,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既能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又鍛煉了學生自身的能力。本文從設置班級管理者及發(fā)揮班級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等方面做詳細闡述。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多層次班級管理局面
1、建立班導生帶教機制,優(yōu)秀高年級學生參與班級管理
班導生管理,也就是在高年級中選拔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參與低年級學生的管理。在大一新生的班級中,學生普遍有對所學專業(yè)不了解、自我管理能力不夠等問題,鑒于此情況,引入班導生管理,新生可隨時隨地獲得他們的幫助。班導生們以他們獨特的身份優(yōu)勢,可幫助新生迅速地融入新的校園環(huán)境,縮短角色轉換的迷茫期。
在班導生管理機制中,選拔合適的學生作為班導生尤為重要。一般應符合以下條件:一是思想覺悟高,群眾基礎好、在同學中享有良好聲譽;二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能夠引導班級建立良好學風;三是語言表達能力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四是愿意做班導生,對職務理解準確、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奉獻精神??己送緩桨ㄕ勗?、競聘演講等。每個班級根據班級規(guī)模、學生學習能力等條件差異可配備1-2名班導生。
2、明確班級干部選拔標準,確保精英學生成為班級骨干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和中堅力量。他們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起著上傳下達、縱橫聯(lián)絡的橋梁作用,在班級建設中發(fā)揮著組織管理、服務同學和示范帶頭作用,是輔導員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必須擁有一批能力強的班干部。對輔導員來講,發(fā)現有干部潛質的學生并加以正確引導,使其參與班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班干部的選拔條件,一般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學習成績較好,建立正確的導向,形成良好的班級學風;二是能夠團結同學,熱愛集體,有奉獻精神;三是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威信。在選拔班干部的過程中,輔導員應通過與備選干部談心、征求同學意見、學生投票等形式,全面了解備選學生的實際情況;班級干部的選拔標準及產生途徑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對輔導員的信任與評價。
適時調整干部組成。改選班干部時間可放在大一下學期以及大二上學期,改選次數不超過2次為宜。到了大三,班級應形成穩(wěn)定的干部隊伍。改選不及時或改選次數太多都會影響班級全面建設。
在班干部任職期間,應加強對班級干部的培養(yǎng)和教育??蓢@“怎么看和怎么干”兩個方面對學生展開教育?!霸趺纯础笔侨绾慰创嗉壐刹柯殑?,要引導班干部樹立為同學服務的思想;“怎么干”是要求班級干部處理好與學校、老師、同學、自身之間的關系。此外,班干部培訓還可通過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團體心理咨詢等方式,促進班干部之間的了解、增加凝聚力。
3、調動全員主觀能動,讓更多學生參與班級管理
實踐中發(fā)現,擔任班干部的經歷對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應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管理班級的工作中來。學生進入大學二年級、特別是三年級之后,對大學生活形成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要求,有在班級管理崗位上鍛煉自己的預期,但是班干部崗位有限,不能滿足大多數同學的需求,所以,可以建立值周班長制度,給有班干部需求體驗的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作用,提高能力。
在執(zhí)行值周班長制度時,每周由一位值周班長管理班級。值周班長向班長負責,班長向輔導員負責,實現層層遞進,輔導員全面協(xié)調并監(jiān)督。值周班長制度,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自身價值,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形成全員參與班級管理的新型模式。
二、全面協(xié)調因勢利導,發(fā)揮班級自我教育、管理職能優(yōu)勢
1、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性開展專項活動,提高班級自我教育能力
在輔導員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舉行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實現班級自我教育的功能。(1)主題班會,即圍繞一個教育主題而召開的班會,例:家國情懷、忠孝思想、敬畏法律、珍愛生命等主題,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2)團支部活動,團的活動是全面提高團員素質、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提升團支部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保證。內容可包括學習重要會議精神、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志愿者活動等。(3)學習活動,主要方式有:學習經驗交流會、知識競賽等,通過這些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技巧,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4)科研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外開展科學研究活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培育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方式有:科技參觀、科研講座、成立挑戰(zhàn)杯科技小組等。(5)文體活動,通過文體活動,強身健體,促進友誼,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6)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方式包括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學生根據專業(yè)性質,有目的的選擇實踐場所,在具體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為就業(yè)奠定基礎。(7)職業(yè)生涯教育活動,例:模擬求職大賽、職業(yè)技能大賽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專業(yè)特點和社會對本專業(yè)人才的需求情況,盡早讓學生明確努力方向,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念。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日常事務管理,實現班級自我管理效能
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一只高效的班干部團隊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是非??尚械?。例:在班級內部,開展學生綜合量化評價及評定助學金等事務。例:評定助學金時,成立班級評定小組,結合國家助學金評比標準,把握申請人的家庭困難程度、月花費情況及學習態(tài)度,切實將助學金發(f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積極上進的學生,學生自評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之間了解到的情況較真實,減少只依靠當地困證明材料作為依據的缺陷。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把好關,學生畢竟還是學生,要克服學生在評比過程中的不足。
綜上所述,輔導員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注重發(fā)揮班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優(yōu)勢,切實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