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剛
【摘要】本文研究了“切片式”與“穿針引線式”教學的含義、特點以及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切片式” “穿針引線式”教學 含義 特點 應用
英語教師在貧困山區(qū)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時,往往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學生可能在三年級起點沒有開設英語課,該如何進行小學英語教學呢?教師經(jīng)過三年的實踐,通過“切片式”與“穿針引線式”教學的方法,取得了一些實效。
一、“切片式”與“穿針引線式”教學的含義
所謂“切片”,即用特制刀具把生物體的組織或礦物切成的薄片,cut into slices。在英語實際教學中,將課文中的單詞、句子進行分化、瓦解,從易到難進行整合教授,充分利用“切片”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
所謂“穿針引線”,即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lián)系、拉攏; get the thread through the eye of the needle—act as a go-between [middleman],act as a matchmaker,act as liaison,pass the thread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在“切片”的基礎上用整合的模式,“穿針引線”將學生的知識技能銜接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識鏈條,全面掌握英語知識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二、“切片式”與“穿針引線式”教學的特點
1.“切片式”英語教學的特點。
(1)分散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切片式”模式,可以將英語單詞、詞組、句子進行分散學習,逐步融會貫通。所以“切片式”具有分散性特點。
(2)易控性。在英語教學中采取“切片式”教學,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入手,易學易控。學生學得輕松,教師引導也會游刃有余。因此,“切片式”具有易控性特點。
(3)聚焦性。采用“切片式”教學,英語教師確定一個重點或一個焦點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中對學習重點或焦點進行全面關注和掌握。因而“切片式”教學具有“聚焦性”特點。
(4)針對性。在“切片式”教學的運用中,英語教師提出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中圍繞這個尖銳而敏感的話題進行活動,所以“切片式”具有“針對性”特點。
(5)深入性。英語教師在采取“切片式”教學模式時,在英語知識點上深入探討,將知識技能不斷深化,最終達到知識技能的升華,因此“切片式”具有“深入性”特點。
2.“穿針引線式”教學的特點。
(1)連貫性。英語教師通過“切片式”教學,再采用“穿針引線式”教學,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用某種線索穿插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在整合過程中一氣呵成,因而其具有“連貫性”特點。
(2)互動性。英語教師在“穿針引線式”教學中,將切片式的單詞、短語、句子自由組合成符合英語習慣的交際用語,在學生中運用并互動交際,所以其具有“互動性”特點。
(3)完整性。英語教師通過“穿針引線式”教學,整合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學生能全面了解知識、掌握技能的整體構建,因而其具有“完整性”的特點。
三、“切片式”與“穿針引線式”教學的應用
1.螺旋式應用。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三年級起點沒有上英語課,如果上四年級英語第一單元第一課課怎么辦呢?作為英語教師可以首先用“切片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英語字母、數(shù)字、單詞(Chinese book music book …)、句子(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many new books do you have?...)教學。然后運用“穿針引線式”教學,將字母、數(shù)字、單詞、句子組合在一起進行課文教學。其次在課文教學中將重點難點單詞詞組再次“切片”教學,最后在“穿針引線”教學將其組合教學課文。反復“切片”——“穿針引線”,使其螺旋式發(fā)展,教師教學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技能,能迅速進入英語交際狀態(tài),學習英語能舉一反三。
2.點面式應用。教師在起點沒有開設英語課的班級教學小學英語第一單元第一課第四部分時,首先用“切片式”教學numbers和book。然后以點帶面,運用“穿針引線”聯(lián)系在一起,然后學生chant and act。最后學生自編新兒歌練習,將點形成面,所以點面式應用不容小覷。
3.自主式應用。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切片”再“穿針引線”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在教學look時,學生可自主通過book進行朗讀,繼而擴散到good的讀音,最后學生自主連詞成句:Good morning. Look. I have a new book. 進而學生連詞進行chant:Good, look, I have a book.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應用是至關重要的。
4.正反式應用。教師在教學小學四年級英語第二單元第一課時,對于顏色的教學教師可采取“切片式”對學生的顏色進行正反教學:red-white-black,通過一個單詞延伸到兩個單詞,再通過“穿針引線式”的美術調和顏色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其它顏色的認識:yellow,blue,brown等,通過正反式應用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理解和記憶。
5.橫向式應用。教師教學小學英語可以借助其它學科進行補充教學。在教學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用“切片式”將單詞字母分割,輔音字母參照漢語拼音的聲母來進行教學,元音字母可參照韻母來進行,學生學起來感到輕松,再用“穿針引線式”將其連讀成一個完整的讀音,這樣效果較好。所以橫向式應用在“切片”與“穿針引線”教學中是舉足輕重的。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單一采取“切片式”和“穿針引線式”教學,要將其有機融合,交替使用,漸進式破解英語知識重難點。學生達到學有所成,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學會用英語交際,學會用英語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