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毓迎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十多年來.初中物理教材也作了次修改。文章結合作者對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對比。
[關鍵詞]新教材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2-0057
筆者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已有15個年頭,經歷了三套初中物理教材改革,第三套讓人享受到上課是一種快樂。
一、新舊教材概況
第一套教材(2001年3月第一版,人教版):知識結構合理,順序得當,但內容過于細而繁,不適應現(xiàn)在這個年齡段學生學習;第二套教材(2006年3月第3版,人教版):內容較簡單,不強調知識結構和順序的嚴謹性,如把電和磁排在力學前面,在電與磁的教學中都用到與力有關的知識,而力的基本知識卻還沒學,這樣就不利于教學。還有它的實驗探究內容設計上有些地方不適合農村學生探究學習;第三套教材(2012年6月第1版,人教版):集中了前面兩套的優(yōu)點,教和學都感到輕松。
二、新教材的特點
1.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合理
新教材的編排是由常見的簡單易學的運動、聲、熱、光等物理現(xiàn)象到力學的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再到抽象概括程度較高的電和能的基本知識,這樣的安排符合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的認知規(guī)律?,F(xiàn)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識點少,兩周左右換學一章新內容,初學者既有新鮮感,又能輕易把握各知識點的關系,形成結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2.生動活潑,簡明輕快,圖文并茂
新教材用一些生動有趣的現(xiàn)象、故事、實驗引人課題說明概念,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概念和規(guī)律的講述簡明輕快,不過分追求嚴格,淺顯易懂。大量漫畫式的插圖有利于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有的以圖代文,寓教于樂。現(xiàn)行教材一般是按如下順序編排的,即(1)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2)節(jié)前帶問號,節(jié)后設“動手動腦學物理”;(3)章后,總結“學到了什么”。這樣的編排靈活,不像以往那么刻板。
3.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從“致同學們”“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實驗、學生隨堂實驗、“動手動腦學物理”和“學到了什么”等內容看,教材總是企圖更換課堂教學形式,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特別是“動手動腦學物理”的內容設計上達到“精”、“簡”、“新”的效果;“精”,注重題日類型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的效果;“簡”,每條題日不是很復雜,講究的是解答的思路和方法,強調的是課本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新”,好多題日是近兩三年來國內外發(fā)生的新鮮事。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
4.教材難度明顯降低,讓學生會運用物理知識,解答簡單物理問題
新教材對有些知識的處理,只要求“知其然”,不一定非要“知其所以然”。計算題明顯減少,難度也有所降低,所要找的物理量不是很復雜.好多題目都是直接運用規(guī)律公式就能解決了,不像以前那樣,讓人費解;增加了原子能知識,使教材更加貼近素質教育的需要,知識體系趨于完整。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了,知識面卻有所拓寬。
5.加強了物理實驗的教學作用
現(xiàn)行大綱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因此,教材中的各類實驗和實驗性習題明顯增多,實驗結論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感性認識的積累有助于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尊重事實、勤于動手和按科學辦事的良好習慣。
6.注重簡單實驗的設計和開發(fā)
新版教材的“想想做做”內容素材都來白現(xiàn)實生活,操作簡單,學生樂于動手,緊扣課本知識點,學生容易接受,這樣有利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三、新教材優(yōu)化了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物理八年級才開,周課時是三節(jié),九年級的周課時是四節(jié),一個學期按20周計算共有60——80課時,除去考試和活動因素減掉lO課時,也有50——60課時左右,如果一學期上完六章內容,每章平均用6-7課時,按新課標上完規(guī)定內容不成問題,且很輕松。如果按照舊版教材,好多都是一節(jié)課的內容,兩節(jié)課來上,按照正常課時教學內容很難完成,而且教學效果不那么好。如2006年3月第3版教材在“密度與社會生活”這節(jié)課第一段就用300多個字介紹了密度的知識與人們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在講《密度與溫度》時,通過想想做做演示講解風的形成和風力的利用,說明了溫度能夠改變物質的密度。然后通過計算1k水結成冰后,它的體積怎樣變化,來解釋了北方自來水管為什么被凍裂,說明了水的反常膨脹現(xiàn)象,它是不遵循“熱脹冷縮”規(guī)律的。再到“密度與物質鑒別”,通過想想議議:你會用密度知識鑒別一塊獎牌是什么金屬做的嗎?然后通過例題:計算一個鉛球的密度和鉛的密度比較,判斷此球是不是純鉛做的。最后進一步用近500個字說明除了密度能鑒別物質以外,還有其他科學方法可以鑒別。這樣整節(jié)課內容非常細、繁、雜,不太適合14、15歲學生的心理、生理和思維特點。而2012年6月第1版新教材“密度與社會生活”直接通過“想想做做”演示點燃著的酒精燈上方的風車能轉動起來,說明“溫度能夠改變物質的密度”。接著用了300多個字介紹了水的“反常膨脹”現(xiàn)象。對于“密度與物質鑒別”,則是通過簡單計算鉛球的密度和鉛的密度比較,判斷此球是不是純鉛做的,達到了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的目的,沒有像前版那樣要求有詳細的解答過程。最后用了200多個字說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這樣編排的教材適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讓學生感到初中物理有趣、易學。這是新舊教材的不同之處,類似這些改革的地方還很多:如“壓強就是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比以前“壓強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容易理解得多。又如:“功率就是功和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倍辖滩牡摹肮β示褪菃挝粫r間內所做的功。”教師課堂上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解釋:什么是單位時間,什么是單位面積,學生聽起來也挺費勁的。新版教材不需要教師費勁地解釋,學生自己就可以運用比列知識來解答。
四、巧用物理知識,維持課堂紀律,拉近了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親和力
新版教材對物理基本知識點的表達通俗易懂,學生可以白學,教師不需要那么費勁地講解,教師可引導學生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解釋物理現(xiàn)象。例如,在教學《聲現(xiàn)象》時.有學生在下面交頭接耳講話。教師可以說“阿A同學!老師講課有哪地方不對嗎?為何在下面說老師的壞話呀!你知道你的聲音是如何傳到我這里嗎?”同學們笑著回答:“靠空氣,因為空氣可以傳聲”。我又說“這個同學發(fā)出的聲音是噪音還是樂音呀?”同學回答:“噪音”,教師又問“為什么?”同學們回答:“因為那聲音影響我們的課堂學習”。又如,學習了《光現(xiàn)象》后,當教師轉身寫黑板時,有學生在課堂上偷偷走位或者搞小動作。教師可以說:“小三同學,我們都學了光的知識了,還有這樣的動作呀!難道不知道宇宙中什么東西最快嗎?”同學們回答:“光的速度最快?!崩蠋熣f:“所以以后上課不要亂動,教師會把你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又如:在教學《力》的時候,有兩個同學在課堂相互逗樂,教師問:“阿牛和小調同學,你們在做什么實驗?”旁邊同學笑著回答:“在做力的相互作用實驗。”教師又問:“哪個贏呀?”同學們說:“沒有,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庇秩纾谘菔敬?lián)電路的時候,當拿掉其中一個燈,另外一個燈也不能亮。教師問:“串聯(lián)的這兩個燈之間有什么樣關系?”同學回答:“他們是一脈相通的,你死了,我也活不了?!毖菔静⒙?lián)電路的時候,當拿掉其中一個燈,另外一個燈也能正常T作。教師問:“并聯(lián)的這兩個燈之間有什么樣關系?”同學回答:“他們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互不相關?!睂W生上課玩手機、下棋、睡覺、照鏡子、看課外書等現(xiàn)象幾乎每一節(jié)課都有發(fā)生,只要教師用心去開發(fā)都能把物理知識融入其中。運用這些現(xiàn)象設問,讓學生感到物理知識是那么重要,那么有趣,隨時隨地能夠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和現(xiàn)象,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這樣我們的教和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新教材的特點,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大膽改革、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