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霞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比較注重死記硬背和默寫,還有就是語法的講解。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沿用的是私塾模式,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忽略了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實踐證明,如此教學不能吸引學生廣泛參與知識交流,無法生成運用能力。英語新課標要求我們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模式,下面,我就聯(lián)系課堂教學經(jīng)驗如何的交流點亮初中英語生本課堂心得。
一、指導聽讀技巧
聽和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英語作為外來語,學生周邊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平時聽讀得比較少,這往往導致很多學生厭學英語,或死記硬背造成聾啞英語,根本不具有實際交流技能。為此新課改要求我們要以生為本量身打造聽讀訓練教學方法,在積累詞匯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譬如,我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時,就可以讓學生先聽錄音泛讀,給他們樹立正確的誦讀方法。待學生熟讀以后,我們還可以給出類似的短文,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深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設置互動情境
知識有自身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只有經(jīng)過體驗才能真正遷移知識生成能力。具體到英語來說,如果我們只是做到聽讀還不足以讓學生生成運用能力。為了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我們還要設置互動情境,讓學生經(jīng)過互動、交流,懂得如何將英語知識運用到交流中來。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時,為了讓學生廣泛交流,獲取英語知識交流能力,筆者先通過形象的多媒體給大家展示郊游視頻,激活學生參與交流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根據(jù)視頻情境進行相互問答。這樣開放性的話題,比較契合孩子們的認知需求,能吸引他們結合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展開想象,自主設置深入性的英語對話和練習,通過實踐達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此外,為了擴充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和運用能力,我們可以通過知識競賽、英語辯論等競賽性活動,抓住學生的好勝心來激勵他們拓展知識生成。
本文是我結合這些年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對怎樣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置生本課堂的兩點心得體會??偟膩碚f,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英語教學一定要圍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開展,以靈活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生成與互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學習,最終提升課堂效率,達成教學目標。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