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兆霞
一、調查分析的背景、目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社會強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學生素養(yǎng)。博覽群書,可以開闊思路,活躍文思,新課程理念中提到:“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苯陙碇锌荚嚲黹喿x范圍逐漸擴大,學生反映難以適應考試要求。因此,本人依據近年來中考的要求和學生高中考的實際情況,對職高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分析,以便了解學生對課外閱讀物采取的態(tài)度,正確引導學生、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有的放矢,以此適應高、中考的要求。
二、調查、收集資料的時間、方法
調查收集資料的時間:二0一二年——二0一四年,歷時三年。調查收集資料的方法:根據平時語文課上的表現和作文進行觀察及隨機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總人次750人次。
三、調查結果
數據表明中職生喜歡看課外書,也讀了不少課外書??墒谴蟛糠謱W生閱讀缺乏選擇、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一味追求趣味性;不懂得通過有益的課外書陶冶情操提高文學水平,增長知識。
四、反思與啟示
(一)反思
1、隨著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思想的不斷成熟,但還未達到把握自己人生方向的程度。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學生喜歡漫畫和動畫、卡通,沉湎于動畫的天地。
2、泛濫的武俠小說,錯綜復雜、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對于中職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不少學生鉆進去就出不來,是欲罷不能。
3、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難免對異性產生好感,繼而產生情感這是人生必然,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墒撬麄儺吘故菍W生,社會、家庭、學校把這種感情視為洪水猛獸嚴格的加以控制。于是學生(特別是女生)就把內心情愫寄托于書,書中的風花雪月、纏綿悱徊更是讓他們難以忘懷。因而不少學生抱著新一代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的小說不放。
4、中學時期的學生對父母、老師逐漸疏遠。父母、老師不再是他們敞開心扉的人。他們轉而在同年人中尋找傾訴的對象,因而貼近中學生生活的《男生女生》、《少男少女》等刊物位居榜首。歌壇影壇明星更是學生崇拜的偶像,學生對偶像的了解令家長和老師瞠目結舌。一部《流星花園》讓成為萬千少男少女沉迷、向往、模仿的對象。
5、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結合,是我們走進了信息網絡時代。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校園微機課上學到的簡單操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于是買資料到網吧上網,泡網吧玩游戲、談天說地交友,有的甚至會為虛擬的愛情離家出走,真正由于查找資料用于學習的不多。網絡信息沖淡了書本。
(二)啟示
1、 從教“教材”,向用“教材”延伸。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內資源和課外資源,教材一直是學校語文教學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作為教師應與時俱進,改變簡單的教材的局面,用教材教,在發(fā)揮教材的主體作用的同時,進行熏陶感染,把教材作為事例,一課內代課外,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覽,全程拓展,正確引導。
課前閱讀,嘗試實踐:以往,與課文有關的作者、作品、時代背景等,大多由教師提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在學生預習中,依據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發(fā)揮學生的好奇性,正確引導學生上網,親自查閱資料。尋找與課文有關的依據,延伸課外知識點。
課中交流,強化實踐:打破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的界限,把課外閱讀帶入課堂中進行交流,實質和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既增加課堂教學的內容,又促使學生有效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內課外相得益彰。
課后拓展,延伸課外:語文教材本身就帶有示范性,它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主要目的、科學、嚴謹、使用的讀物,在教學中我們應抓住教材與課外讀物的聯系點,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把課外閱讀作為教學資源加以利用。
2、家校結合,正確引導。豐富課外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課外閱讀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內活動的補充和發(fā)展,與課內活動互補相成,做好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學生課內活動積累知識,有時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技能在課外得到有效的鞏固、應用。
總之,中職生課外閱讀問題是與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要把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入正確的軌道,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多方面的積極配合,為中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片潔凈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