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嘯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抽象性很強的知識,小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不強,他們在探究這些知識時很難理解和掌握. 學習上遇到的難題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阻礙,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關注他們的興趣,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活動能讓學生進行快樂的探究學習,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下的高效數學教學.
一、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小學生的興趣保持時間不長,在進行數學學習時,教師要從他們的特點出發(fā),設計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始終對學習內容保持高度的熱情,積極的進行思考,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還要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分析知識時能透過知識的現(xiàn)象把握知識的本質和規(guī)律. 隨著學生的數學知識不斷積累,他們的數學思維和智力都獲得了發(fā)展,提高了學習和探究能力.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克和千克”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編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在趣味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學習,使他們高效的掌握知識,促進他們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以問題為溝通橋梁,促進師生的積極互動
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時,需要讓他們積極的思考才能有效掌握知識,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展. 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積極的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他們的學習動態(tài),以便及時的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運用問題作為師生溝通的橋梁,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性,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能使學生由淺入深的掌握知識,使學習任務輕松高效的完成. 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從學生的數學能力出發(fā),使問題成為學生思維深入的引導,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掌握知識的重難點.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由哪兩個圖形拼合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什么區(qū)別?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逐步深入,他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深刻的認識,結合教材內容,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通過問題的引導,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完成了有效的互動,共同參與了課堂學習活動. 在積極的互動中,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了解,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積極發(fā)言,參與討論,使課堂教學高效完成.
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時把數學知識點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大量知識的沖擊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僅僅是對知識的記憶. 在遇到數學題目時,學生不能有效從數學知識體系中進行提取,使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教學觀念改變的同時,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用新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有效掌握教材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位置上,使他們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 在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時,由于他們的能力有限,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很難理解和掌握,這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啟發(fā),使他們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促進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學教材內容,然后讓他們自己畫出三角形. 通過探究,學生對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這時,教師再進行新知識的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他們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 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加深他們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學習,并不斷挑戰(zhàn)新知識和新問題. 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隨著學生數學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獲得有效提高,能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思考和解決問題,使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獲得發(fā)展.
四、注重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重點知識的探究時,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他們的數學思維更有條理,智力獲得開發(fā),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活動一般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方式. 在課內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進行分析知識,掌握知識的本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時,教師組織多樣化的數學活動,在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能讓他們有效的運用學過的知識,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一般要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使實踐活動能順利開展. 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讓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共同合作,讓他們綜合全面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并能根據具體題目進行靈活的運用,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引導他們進行自主探究. 在積極的探究過程中,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更靈活,他們在分析教材中的內容時能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探究和思考,有利于新舊知識之間進行聯(lián)系和融合,使他們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內容. 同時,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獲得提高,實現(xiàn)真正的素質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