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關鍵詞】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0—0079—01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學校、各學科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構建并創(chuàng)新各自的教學模式,我們也不例外。為了提升學校的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校從2010年開始,構建了適合我校學情的具有特色的《學案導引下的“七步教學法”》教學模式,我校的信息技術學科也同時構建了屬于自己學科的教學模式,在模式創(chuàng)建的開始階段,我們真正體會到新的教學模式給教學帶來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教育對象的不斷變化,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力不從心,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那么,怎樣才能算是一堂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有效課堂教學
余文森教授認為:從專業(yè)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首先,發(fā)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xié)調發(fā)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而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哪些標準?是否有公認的標準”問題,余教授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現(xiàn))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
二、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教學
1. 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更是靈魂。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在制訂和實施中做到“三要”。(1)要有針對性。俗話說,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葉子,課堂的處理也一樣。在學情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教師應量體裁衣,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2)要涵蓋三維。其實,教師們也都認識到了目標要涵蓋三維,從知識、技能、情感三方面去考量,但在實際課堂中還是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教師要真正實現(xiàn)三個維度目標的有效整合,視之為互相依賴、滲透、促進的統(tǒng)一體。(3)要有操作性。教學目標的制訂具有可操作性,首先不可過于籠統(tǒng),要起到支配教學進程的作用,并能進行目標檢測。尤其要強調用行為動詞來表述教學目標,注意各行為動詞所達到層次的不同。
2. 有效的教學方法。(1)演練法。要提高操作的有效度,我們首先要重視操作前的討論與分析,要使學生知道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到哪里去做、誰去做,通過分析,能使每一項操作的目的更明確、流程更清晰、分工更合理。(2)講授法。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采用講授與其他教學方法(比喻法、演示法等)相結合的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講解計算機的組成時,把音箱比喻成計算機的嘴巴,講windows xp基本操作時,把操作系統(tǒng)比作“管家”,生動形象、易于理解。(3)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的核心在于任務的確定。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性別、能力等對學生進行分組,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人數(shù)以3~6人為佳。教師可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了解學生的分工合作情況,必要時進行協(xié)調和個別輔導,但要把握好分寸,點到為止。(4)情境教學法。信息技術學科在情境導入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與傳統(tǒng)學科相比,我們有豐富的多媒體素材、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進入課堂,能帶給學生最直觀、最形象的感受,可以盡快地讓學生進入到上課狀態(tài)。
3. 有效的課堂提問。問題是什么?它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要素。如果課堂教學離開了這一要素,學生的探究活動就無從談起,它是學生探究活動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設計出有效的課堂問題?(1)問題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靠近;(2)問題要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問題要有層次性;(4)要重視課堂中生成的問題。
4. 有效的學科整合。如,運用“畫筆”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用Word設計賀卡、用“幾何畫板”研究數(shù)學與物理問題,用Internet查詢資料等。這些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任務,又打破了學科界限,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學習、鞏固相關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開發(fā)智力、促進主動發(fā)展。
5. 有效的教學評價。有效的教學評價是指揮棒,它能促進課堂教學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師要在評價的目的、方式、內容上加以關注。(1)評價目的要明確。評價并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為了激起學生的思辯。(2)評價方式要多樣性。(3)評價內容要全面。以創(chuàng)新度為例,同學在flash動畫制作時,路徑大都采用了從左到右,而對用從右到左而達到同樣效果的學生,作為教師要及時捕捉到這一亮點,肯定他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有作品往往是學生心靈的表現(xiàn),教師也應對學生作品反映出的思想加以關注與評價。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