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英
摘要:語文教學改革開展以來,教育理念、教材建設、課堂教學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為了在短時間內,很快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目前語文課有效教學成為教師追求的一個目標。依照語文新課程標準,怎樣才能事半功倍?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教學; 語文新課程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p>
自然,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每一位語文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因為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生活,內容最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然而,深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的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卻常常將充滿人性美、最具趣味美的語文課堂變成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授課堂,乃至畸變?yōu)橐环N應試訓練。那么,如何才能讓課堂教學彰顯魅力,進而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呢?結合十多年的語文教學,我認為應從如下幾點做起。
一、了解學生,有的放矢
剛接手七年級學生時,雖人數不多,問題卻超乎想象:不識拼音的,不會規(guī)范寫字的,不會答題的,不用標點的,寫作不分段的,不預習的,不交作業(yè)的……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三十多個孩子,數不清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曾深入班級,通過特殊學生重點談話,全員分批交流,師生書信,家校聯(lián)系等方式了解學生個性,掌握學生學情,采取有的放矢的方式,逐步增進師生互信,規(guī)范了學生行為,端正了學生態(tài)度,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培養(yǎng)習慣,言傳身教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定性于初始年級。從七年級開學第一天,我就著手向學生強調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有目的預習的習慣,課堂“聽、說、讀、寫、問”的學習習慣,課后閱讀,寫作與練習的習慣。
當然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做好表率作用,用個人的魅力去征服學生,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去感染學生,無論是上課還是平時活動,我力爭給學生做出表率,積極參與學生活動,讓學生在享受團隊溫暖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習慣;感受教師關愛的同時約束自己的行為。
三、探索方法,培養(yǎng)興趣
要提高學生成績,教師應在熟悉教材,掌握學情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適合發(fā)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成績的好路子、好方法。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我常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有種學習的壓力與緊迫感;為了避免強強聯(lián)手的小組出現(xiàn),我采取優(yōu)良差的搭配方式形成基本對等的小組;為避免個別弱勢群體遭人冷落,我采取我任組長的方式來刺激弱勢群體的表現(xiàn)欲、求知欲。再比如,為了減輕組長負擔,我采取學習任務大分工,讓平時懶于讀書與背誦古代詩文的學生主動承擔檢查讀書筆記與古代詩文背誦的任務,讓這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愛上背誦。
作業(yè)布置上,我曾采取基礎問題全部做,簡單問題個別做,疑難問題嘗試做的方法。剛開始,大多學生敷衍應付,個別學生苦于作答,作業(yè)呈現(xiàn)五花八門之現(xiàn)狀。鑒于此,我多次召開班會,分析原因,敘說目的,慢慢的,學困生逐漸重視基礎,好學生逐漸尋求突破,一度時間,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蔚然成風。
四、借鑒他人,揚長避短
多年來的初中教學生活,除了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方法,我堅持借鑒身邊同仁優(yōu)秀的經驗。在身邊教師身上,我發(fā)現(xiàn)并糾正著自己的缺點,借鑒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梢哉f,身邊的同仁,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他們的教學風格成了我成長的助推器,為我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供許多不可多得的捷徑。
五、加強閱讀,重視寫作
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與表達,為達到名著導讀少失誤,閱讀理解找方法,書面表達有突破的目的,我加強名著導讀閱讀指導,要求學生品味經典,感知書香。結合歷年中考閱讀材料,掌握出題類型,明確出題體裁,總結作答方法,指導訓練并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作文寫作上,常常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導,切中要害的講評。采取作文等級分類處理,通過主題,選材,結構,表達,書寫等的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承認失誤,明確努力的方向,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寫作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堅持自我,不斷進步
一直以來,學習他人是我成長的方式,兼容并蓄是我追求的目標。但“只做第一個我,不做第二個誰”更是我生活的全部追求。我始終認為,崇拜別人的優(yōu)秀永遠不是自己的輝煌;堅持自我,追求進步才是有希望的自己。
上課前,我熟悉教材,認真?zhèn)湔n,分析學情,明確目標,充分預設,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好伙伴,成長的引路人。課堂上,我大膽鼓勵,力求突破,充分肯定會傾聽,善思考,有見解,敢直言,有上進心的學生,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進取意識。下課后,我常常走近學生、聯(lián)系同仁,反思課堂教學,分析教學失誤,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課堂效率。
有了如上做法,我所帶班級語文成績均高于同年級平行班。其實,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不同的老師,只要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前提下反思教學,總結經驗,創(chuàng)新教法,并持之以恒。他必能找到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致勝法寶。
參考文獻
1.朱廣躍;;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中國-東盟博覽;2011年04期
2.閆永生;;談語文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