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別 白雪梅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066-02
2015年云南省思想品德中考實行全省統(tǒng)一命題,但是由于全省各地州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如何做好中考總復習,整理出一份有利于學生備考的復習資料,成了初三老師們的必修課。
依據(jù)2015年云南省思想品德考試標準,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我對“公民的權利義務”這一專題的內容及相關案例進行了整理與研究。
一、知識整理與案例解析
(一)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guī)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考試層次要求:B)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什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憲法規(guī)定的權利,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2)憲法規(guī)定的義務就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怎樣認識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1)國家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我國法律賦予了公民廣泛的權利,也規(guī)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各種義務。
(2)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tǒng)一的,兩者具有一致性。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
(3)所以,每個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也是義務的主體,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3.我們應怎樣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正確行使權利:(1)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2)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
自覺履行義務:(1)法律鼓勵的積極去做;(2)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二)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考試層次要求:B)
1.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1)地位:生命健康權是公民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權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
(2)法律依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作為未成年人,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3)我們應怎樣行使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① 公民應該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②當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wèi)和請求法律保護;③我們享有生命健康的權利,也負有不傷害他人生命健康的義務
2.公民的人格尊嚴權
(1)地位:人格尊嚴權是公民作為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尊重的權利
(2)內容:具體體現(xiàn)為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
(3)法律依據(jù):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我們應怎樣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權?
①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②當公民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要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如與侵權人協(xié)商,要求停止侵害;請求法律保護,向有關門反映;必要時向法院提起訴訟
3.公民的隱私權
(1)什么是隱私?
隱私是指公民不愿意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秘密。包括三個方面內容:①個人信息,②個人活動,③個人領域。
(2)什么是隱私權?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3)我們應怎樣維護自己的隱私權?(當隱私權受到侵犯時,怎么辦?)
①與侵權人協(xié)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消除影響;②可向有關部門反映,請求幫助;③必要時,可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依法維權
案例解析:
擁有自己的秘密是我們長大的標志之一。作為中學生應該保守的秘密是
A.網(wǎng)友約自己單獨見面 B.考試時作弊未被發(fā)現(xiàn)
C.自己真實的個人信息 D.上學途中被強行“借錢”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保守秘密的要求。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有些事情卻不能保密。C正確,保護自己的隱私能獲得內心的安寧;A錯誤,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表現(xiàn);B錯誤,是缺乏誠信品質的表現(xiàn);D錯誤,是懦弱、缺乏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表現(xiàn)。
(三)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考試層次要求:B)
1.什么是受教育權?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2.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權利,也是公民義務? (怎樣勸說不讓子女上學的父母)
(1)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人們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它能喚起人的潛能,從而開辟出人性發(fā)展的道路;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
(2)對于國家、民族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3)我國憲法規(guī)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3.什么是義務教育?它的顯著特征有哪些?
(1)含義: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民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yè)。
(2)基本特征:強制性、公益性、統(tǒng)一性。
4.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犯時,應怎么辦?
(1)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犯時,應增強維權意識,堅決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
(2)請求父母、老師的幫助;
(3)向學校、居(村)委會、教育主管部門等尋求幫助;
(4)必要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我們應如何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
(1)我們要樹立遠大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努力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2)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犯時,堅決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利。
(3)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①按時入學;②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中途輟學;③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
案例分析:
材料一 2014年云南省深入推進“營養(yǎng)餐”改善計劃,讓“營養(yǎng)餐”覆蓋全省129個縣(市、區(qū))510萬名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讓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覆蓋全省290萬名農(nóng)村學生。從3月份開始,云南逐步將所有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學生食堂退出承包經(jīng)營模式,改由學校直接管理,實行零利潤經(jīng)營。
材料二 暈!上自習課時,我溜到操場上玩,被老師抓個現(xiàn)行,狠批了一頓。真是的,學不學習是我自己的事,老師真是多管閑事。
(1)材料一中的措施保護了學生的哪些權利?
(2)材料二中“學不學習是我自己的事”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3)為了回報黨和政府的關愛,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我們應當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第(1)問從關鍵詞“學生”“營養(yǎng)餐”,不難判斷是保護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和生命健康權。第(2)問首先要作出判斷然后說明理由,材料二中觀點關鍵錯在沒有認識到受教育也是公民的義務。第(3)問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具體做法即可。
二、整理與研究時應注意的問題
1.認真分析研究考標要求,把握考試難易程度
2.把考標與教材相結合,理清知識體系
3.充分考慮本校學生的學習情況
4.選取案例時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符合考試要求
5.充分發(fā)揮備課組的團隊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