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琴
【摘要】 1.學生主體性的涵義: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2.以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教師應該怎么做。
3.學生主體作用實現(xiàn)的途徑: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主體情感。
4.主體作用在課堂中實現(xiàn)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素質教育 主體性 實現(xiàn)
“給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笔撬刭|教育的教學宗旨。課堂教學要切實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傳統(tǒng)教學始終是教師一統(tǒng)天下,學生的主體精神受到嚴重壓抑。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教學思想、改變教師中心的做法,解放學生主體精神、強化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親身去體驗、感受。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上才有生動、活波、主動學習的教學局面。那么,怎樣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成為我們廣大教師努力探索的問題。
一、學生主體作用的涵義
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英語中有句諺語說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二、確立學生的主體作用
1.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學會英語就等于打開世界之窗,使自己與世界聯(lián)系的更為密切。學生們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標聯(lián)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
2.要善于激勵學習動機。學生要自覺地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總結學習方法,建立認知結構。從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某種滿足感。如:在語法練習活動中,我在回答學生的問題“Have you ever eaten KFC?”時,不只回答 “Yes”或“No”,而是回答“Yes”后,又加以說明:“but I don′t like it very much,”學生聽后,覺得好奇,繼續(xù)問“Why not?”我又回答:“Because it is not the best food for health. It is too expensive. But my son likes it very much. I have to spend a lot of money on it.”學生一聽,又接著問:“Do you love your son?”我笑而不答,讓學生領悟,這一連串的師生之間的問答,使課堂中出現(xiàn)的小火花,使師生間產(chǎn)生了一種共鳴與溝通,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更新教學觀念。要認識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并認為所有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著和協(xié)調者。
4.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做好教與學的最佳配合。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薄笆谌酥疂O”已成為師者的最高境界。
5.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布魯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教師可從采用多種教法入手,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電教手段和直觀教具形象地、有層次地將教學內(nèi)容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傳統(tǒng)教學媒體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相結合,強化學生的視聽感覺,盡量做到能聽的讓他們聽、能看的讓他們看、能摸的讓他們摸、充分發(fā)揮多種器官的作用,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引發(fā)興趣、激發(fā)求知欲,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滿懷激情的學習。英語學習的興趣產(chǎn)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chǎn)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的主體作用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與學真正進入良性循環(huán)。
三、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1.創(chuàng)設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愉悅、寬松、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情感,讓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情緒飽滿,對上課充滿信心,帶著輕松自信的情緒走進課堂,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充滿信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多看學生的優(yōu)點,當學生出現(xiàn)發(fā)音、拼讀等錯誤,當學生由于膽小、害羞而不敢開口,當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語句時,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諒解和適度的寬容,不要嫌他們“不聰明、耽誤時間,”而要引導他們,用鼓勵性的語言,如:“Excellent!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You are very active!You have prepared very well!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教師以熱情鼓勵與真誠贊賞引導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使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加信心,為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2.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將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化解為幾個小環(huán)節(jié),且做到易精易小、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接近,為學生搭好學會的臺階,感受會學的樂趣,使學習活動真正成其為主體活動。
3.精心設計主體活動、拓展學生思維。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更是通過學生參與的主體活動實現(xiàn)的。如,讓學生回答“Do you like swimming?”時,引導學生不要局限于“Yes,I do.”“No,I dont.”要求學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時,附加不同的句子,這樣才能得到以下極富生活氣息的回答:
“Yes, I do. I like it very much.”
“Yes, I do. Its my favourite sport.”
“No, I dont. I dont like it at all, because it is dangerous.”
“No, I dont. but I like skating, It is more interesting.”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任務應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主體性在英語課堂中的實現(xiàn),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