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云 李珊珊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17-02
我縣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縣,因此存在著許多“留守兒童”。就拿我校來說,“留守兒童”有479名,占在校生總數(shù)的44、9%。這些“留守兒童”絕大多數(shù)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jiān)護,少數(shù)人委托遠親近鄰監(jiān)護,有的甚至獨自支撐門戶,與“留守老人”共同組成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對留守學生的行為習慣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留守學生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親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迷戀網(wǎng)絡游戲、心理人格缺陷、輟學現(xiàn)象嚴重等問題。針對以上情況我校覺得抓好“留守兒童”的教育與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具有相當?shù)木o迫性和現(xiàn)實意義。
針對我校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的現(xiàn)狀及其形成原因,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研究,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補救方案及措施。
一、廣泛深入調(diào)查,分析問題成因
學校每學期都會對“留守兒童”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登記,全面掌握家長姓名、地址、聯(lián)系電話、以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情況。建立“留守兒童”的專項檔案,由各班主任負責管理,學校備案。學校要求班主任對留守學生進行跟蹤教育,定期家訪。一方面向這些隔代撫養(yǎng)者反映該生在校表現(xiàn)情況;另一方面指導他們?nèi)绾闻浜蠈W校教育管理好孩子。當“留守兒童”有不良行為習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找出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到底是因為“缺失”的家庭教育,還是因為“錯位”的隔代教育,或者是“不到位”的學校教育和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這是我們必須隨時知道和掌握的,因為只有知道了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從而促進“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二、實行責任分管制度
為使留守學生的教育不留“死角”,促使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很慎重地把不同狀況的留守學生,分別落實給任課老師、班主任、生活輔導教師,并進行經(jīng)常的教育管理。學校實行了“校長負責掌握全校‘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班主任負責各班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思想道德水平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德育副校長負責專門針對行為習慣偏差的學生,因人制定幫扶措施”等。通過這樣實行責任明確,分管制度狠抓落實,使每個“留守兒童”在校都有了一個甚至多個監(jiān)督教師,從而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廣架橋梁,巧妙溝通
(1)成立學校心理輔導室,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教育活動。學校于2012年9月開展了留守學生心理輔導、留守學生座談會、留守學生專題教育活動等系列活動,為留守學生提供學習、生活上的幫助,真正地改變了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另外,我校還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了“留守學生”自立教育活動。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和“留守學生”中的優(yōu)秀典型現(xiàn)身說法,讓他們樹立遠大理想,鍛煉堅強意志,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勇氣,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讓他們明白:雖然父母不在身邊,缺少親情,但這正是養(yǎng)成獨立個性,自立自強的好機會,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健康成長,一定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設立留守學生親情熱線,為他們和父母的心靈溝通架設通道。由于“留守兒童”缺乏與父母的溝通,我們開通了留守學生親情熱線電話,讓學生能與家長及時交流學習和生活情況。留守學生在校期間若遇到棘手的困難和問題,都可以與父母取得聯(lián)系,征求意見,尋求幫助。
(3)召開家長會,宣傳正確的家教理念。我校每個學期都要召開一次留守學生的家長會。在開學初,召開監(jiān)護人會,教給這些監(jiān)護人正確的家教理念:不溺愛孩子、嚴格要求、不亂給零花錢、監(jiān)督學習等;在農(nóng)忙及寒假之前,趁打工的家長回家,把他們叫到學校,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并與他們溝通共同教育孩子的辦法。家長擁有了正確的家教理念,“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得到及時矯正,家長在外打工心里更踏實。
(4)與校園伙伴進行結(jié)對活動,感受友情的幫助。在自愿結(jié)合的基礎上,我和老師們?yōu)槊總€留守學生找到了一個成長伙伴。這些成長伙伴,多是留守學生同年級的優(yōu)生,他們與留守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在學習上給予幫扶、在生活上給予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有了學習的榜樣,留守學生就會在行為習慣上進行模仿,從而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5)召開關(guān)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每個班級召開形式靈活,內(nèi)容豐富的主題班會活動,激發(fā)每個學生的關(guān)愛意識,同時也激勵“留守兒童”自己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顒又?,有不少學生聽了“留守兒童”的發(fā)言后都被他們頑強的意志感動的熱淚盈眶;也有不少“留守兒童”通過這些活動,思想上進了,學習主動了,性格開朗了,行為習慣變好了。這些轉(zhuǎn)變更加堅定了我們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召開“留守兒童”主題班會。
(6)定期開展教育輔導和心理咨詢。我們將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體系,對其心理健康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咨詢工作。為此,我和老師們專門開通了留守學生心理咨詢熱線,如校長熱線、教師熱線,通過聯(lián)絡及時了解這類學生的心理問題,與他們隨時保持心靈溝通。另外我校還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后改名為“知心姐姐屋”,“知心姐姐”和學生們同吃同住,可以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動向,對他們的行為習慣進行及時的糾正。另外,我和老師們還多次利用課余時間或節(jié)假日到學生家里看望學生,同他們進行心靈交流,為他們排憂解難。這些活動的開展,使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行為習慣有了空前的改良。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