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單一且古板,已不能適應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也不能培養(yǎng)出現在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本文旨在討論如何運用多元智力理論改革中學英語課堂的評價體系,以期來滿足社會需求。
【關鍵詞】中學英語;多元智力理論;多元評價
一、背景
在知識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知識在以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快速傳播和創(chuàng)造。而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英語在其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學英語課堂是當代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其評價體系仍然是以總結性評價為主。新一輪課改雖然已進行多年,但大多教師仍然把學生的考試成績視為最終的評價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英語課堂的多元評價體系構建勢在必行。
美國心理學教授加德納(Ho?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至少有七種智能(后來又提出了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每個人的這幾種智能的發(fā)展各有所長、各具特點。因此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沒有所謂的“差生”,學生各項智能的發(fā)展都不盡相同,我們從任何一方面去評價學生都是片面的。
二、中學英語課堂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
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構建英語課堂中的多元評價體系。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所謂評價主體是指在教學評價活動中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客體活動進行評價的個人或團體。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乃至現在,不僅是英語這個學科,整個體系內的教學評價主體都非常單一,完全由教師掌握著生殺大權,多元評價要求我們把學生、家長、教師都納入評價的主體中。
(一)學生自評。學生自評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業(yè)狀況形成正確的認識。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自評,著重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充分認識自己的成績和不足,培養(yǎng)學生為自己的學習成果負責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知自省智力,使學生漸漸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英語學習者。
(二)學生互評。學生互評主要在同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中進行。教師可以把整個班級的學生分為若干個英語學習小組,作為一個小組的成員,更能清楚地觀察到其他成員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對其他成員的評價也更為準確。
(三)教師評價。教師評價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在整個評價體系中仍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我們現在強調不能單一地使用教師評價,但教師評價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視。我們在實施教師評價時,要用力適度,不能過分強調教師評價的作用,造成獨大的局面,同時也不能過分的忽視它,要做到合理適度地使用。
(四)家長評價。家長通過觀察學生在家學習英語的狀況給予學生評價,可以給老師很好的參考作用,同時對學生也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實現了學校和家庭的緊密聯系,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能更加全面。
2.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人的七種智力都各有所長,不能單獨從一個方面去評價學生技能的高低,而應綜合各方面內容對學生進行評價。
英語教學的評價內容是多元化的,不應只關注學生聽、說、讀、寫等語言智能的發(fā)展,還應關注對學生其他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如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否維持在一個適度的狀態(tài),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是否正確,有沒有學習自信心,學習英語的興趣在一個怎樣的程度上,有沒有合作精神,學習策略的選擇是否適當等等。
我們廣大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既要關注學生的語言智能的發(fā)展狀況,還要按照實際教學情況把語言智能和其他智能適當地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積極地運用多種智能來完成各種教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各項智能,從而達到全面評價的目的。
3.評價方式多元化?!陡咧杏⒄Z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倡導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評價方式。
三、多元評價所面臨的問題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行,我國的英語教學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這要求我們隨時保持警惕之心,認識英語教學所面臨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多元評價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首先,多元評價的評價范圍廣,各層次各方面的劃分較細,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還要能靈活地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其次,在評價標準這個問題上,不僅要求教師認真研習新課程標準所執(zhí)行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和總的評價標準,還要求我們教師能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適時地調節(jié)并選擇適當的評價標準。再次就是評價主體的問題。
四、總結
多元評價理論為改進以往單一的評價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不能絕對不能簡單的照抄照搬,而應該在結合我國英語教育的實際情況下,合理地借鑒,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適合在我們國家實行的一整套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貝蘭卡等著,夏惠賢等譯:《多元智能與多元評價》,中國輕工出版,2004年版。
[2]《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簡介:戎蓉(1992-),女,漢族,四川綿陽市人,研究生,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